湿热阴虚药如用兵
患者信息
- 姓名:黄君
- 性别:男
- 年龄:59岁
- 住址: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03巷某号10楼
- 初诊日期:1990年5月19日
初诊情况
- 症状:慢性B型肝炎,目赤、肝区钝痛,肝功能不正常(GOT 176,GPT 345),多梦,口干舌燥,溲黄量少
- 脉象:脉濡
- 舌象:舌微绛
- 诊断:肝阴虚亏,湿热俱重
- 治疗原则:养阴清利
初诊方剂
- 药物:丹参15克,茵陈12克,枳实6克,首乌9克,扁豆9克,焦栀6克,女贞子9克,白芍9克,连翘12克,玉竹9克,柴胡6克,竹叶6克,茯苓9克,泽兰9克,车前子9克,甘草3克
二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口干舌燥症减,尿量增加,转氨酶反高
- 诊断:肝火未降
- 治疗原则:清肝火
二诊方剂
- 药物:生地15克,首乌9克,柴胡9克,木通6克,花粉9克,生白芍12克,焦栀9克,竹叶9克,枳实6克,茵陈15克,连翘12克,砂仁4.5克,胆草4.5克,猪苓9克,车前子9克,甘草4.5克
三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转氨酶稍降,小溲仍短赤,常欲吐,黄疸高,肝区痛
- 治疗原则:疏肝降火
三诊方剂
- 药物:竹茹12克,姜夏9克,白芍9克,枳实6克,黄芩9克,泽泻9克,柴胡9克,郁金12克,猪苓9克,胆草6克,砂仁6克,连翘12克,广皮6克,茵陈15克,车前子9克,竹叶9克,甘草3克
四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黄疸指数仍高
- 治疗原则:加大黄清热利湿
四诊方剂
- 药物:同三诊方剂,加大黄1钱半
五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黄疸指数降低
- 治疗原则:健脾疏肝
五诊方剂
- 药物:黄芪15克,白术9克,柴胡9克,茯苓9克,当归9克,黄芩6克,姜半夏9克,白芍9克,茵陈12克,枳实6克,广皮6克,泽泻9克,猪苓9克,香附9克,甘草3克
六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胎儿蛋白升高,肝功能更不正常
- 诊断:湿热渐退,正气入虚境
- 治疗原则:健脾疏肝,养阴
六诊方剂
- 药物:黄芪15克,柴胡9克,当归9克,白术9克,白芍9克,首乌9克,女贞子12克,茯苓12克,黄芩6克,郁金12克,姜半夏9克,藿香9克,泽泻9克,猪苓9克,茵陈12克,甘草3克
七诊情况
- 服药7帖后:GOT、GPT降至30以下,食欲正常,溺赤之症愈
- 治疗原则:继续养阴
七诊方剂
- 药物:同六诊方剂
按语
- 总结:本例为肝阴亏虚而湿热俱重,加之患者服西药皮质激素甚久,面肿如盆,虽劝其止药,初尚不愿,认为服之可控制肝炎胆炎,至5诊病减,渐觉舒适始停,因而给本就病机瞬息万变之B型肝炎,加剧了证情复杂化,增加了治疗难度。本案阴虚,则滋养肝阴,当遣阴柔之味;湿热俱盛,则清利湿热,非苦寒渗利不能奏效。两法相悖,共处一方,相反相成,须有功底。老师始而养阴、清利同炉;继随病势需要,偏执清利,而退出养阴;终而病去体虚,健脾疏肝养阴收功,而清利轻剂,位居次要,继续完成防死灰复燃之使命。即便如一味大黄之调遣,任用则为清热利湿开通道路;黜免则防清利太过又铸伤阴之错。于此,诚能反映老师深思熟虑,用药如用兵之一斑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