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48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2年4月18日

主诉

患者经前烦躁易怒10年,每次月经前情绪烦躁低落,伴乳房胀痛,乳头敏感。

现病史

  • 流产史:两次,1997年冬天受凉后出现腰痛畏寒伴肩痛,后逐渐加重。
  • 症状:面色暗少泽,带怒色,腰部畏寒甚,加衣被减轻,但是四肢除膝关节外不畏寒,手心热,身干燥甚,喜湿润,眼干燥,巅顶痛,咽部痰多,头项压痛明显,眼睑上下经常浮肿。月经提前,有血块色暗,月经来前诸症加重过后减轻。
  • 舌象:舌质淡暗,苔白微腻。
  • 脉象:双尺不足,关脉弦细沉,寸脉略浮。
  • 经络诊察:双侧肓俞穴压痛明显,气海穴温度低,左太冲穴、丘墟穴及双太溪穴压痛明显,双阴陵泉至膝关穴压痛明显,左风池、攒竹穴压痛明显。

西医诊断

  • 西医诊断:经前期综合征

中医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郁证
  • 辨证:肾虚肝寒胆郁,阳虚血瘀胞宫

按语

腰为肾之外府,曾流产损伤元阳而长期腰部畏寒。水寒则肝木不得温,肝气不得疏泄而郁于下,致腰痛血结。肝气不升则胆气不得降,故胆气郁于上见乳胀、头痛而心烦。水寒为本,肝病为标,波及胆则失中正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