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整理
一诊
- 患者信息:某,素体湿重,肺气不利,鼻塞多年。
- 症状:脐下动气上振至心,卧不成寐。
- 脉象:脉细,左关弦硬。
- 舌象:舌苔满白。
- 诊断:肝肾不足,阳明湿痰不清,痰结于中,清阳之气不能上升。
- 方剂:温胆汤加味
- 法半夏
- 枳壳
- 丹参
- 川贝母
- 藿香梗
- 糜米
- 白术
- 茯苓
- 合欢皮
- 北沙参
- 竹茹
二诊
- 症状:脐旁动气已久,脾湿上腾,清阳不展,阴气不能上乘,舌苔满白,胃为痰阻,彻夜不寐。
- 方剂:十味温胆汤加味
- 半夏
- 远志
- 酸枣仁
- 枳实
- 茯苓
- 北沙参
- 石斛
- 黑料豆
- 陈皮
- 白术
- 炙甘草
- 竹茹
三诊
- 症状:不寐之症有十数条,《灵枢》以阳气不得入于阴,故目不明。脐有动气,上及心胸,卧不成寐。肝肾阴亏于下,冲阳扰动于中,面有油红,阴不敛阳,水火不能交济。
- 诊断:培肝肾,以摄冲任。
- 方剂
- 南沙参
- 北沙参
- 生何首乌
- 熟何首乌
- 生酸枣仁
- 熟酸枣仁
- 川黄连
- 川钗石斛
- 红绿豆
- 生炙甘草
- 百合
- 肉桂
- 白芍
- 赤芍
- 龙齿
- 龙骨
四诊
- 脉象:脉象细而缓,沉侯带弦。
- 诊断:缓乃脾之本脉,土虚生湿,沉侯弦者,阴伤气不和也。脾处中州,为化生气血之脏,脾虚不能布精于胃,子令母虚,神不归舍,彻夜不寐。始进和胃,继交心肾,均未得效,拟从心脾进治。
- 方剂
- 孩儿参
- 山药
- 陈皮
- 白术
- 白蔻仁
- 合欢花
- 当归身
- 白芍
- 佩兰
- 红枣
- 生酸枣仁
- 熟酸枣仁
- 浮小麦
- 益智仁(盐水炒)
- 远志(甘草水炒)
按语
- 总结:患者素体湿重,肺气不利,鼻塞多年。后因脐下动气上振至心,导致卧不成寐。治疗过程中,先后使用温胆汤加味、十味温胆汤加味、培肝肾方剂及和胃、交心肾方剂,但效果不佳。最终考虑从心脾进治,以期改善症状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