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××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60岁
  • 职业:农民
  • 就诊日期:1975年7月8日

主诉

发热一个多月,中西药治疗无效。

症状

  • 发热上午轻微,中午开始升高,入晚退热。
  • 发热时头昏欲睡,无明显恶寒。
  • 口干不需饮,食谷不香。
  • 大小便正常。
  • 脉象:软而数。
  • 舌苔:花剥,底色偏红。
  • 体温:38.5℃。
  • 胸透、血象、大小便常规、肥达氏反应均正常。

初诊

1. 初诊分析

  • 气虚受暑,暑病伤气,经久不退,气阴两伤。
  • 治疗方案: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。
  • 药物:太子参、黄芪、当归、麦冬、陈皮、白术、六一散、茯苓、青蒿、黄芩、丝瓜卷衣等。

2. 初诊结果

  • 服药三帖后,发热不退,反增胸闷身困,杳不思食,脘有胀感。

复诊

1. 复诊分析

  • 七月下旬,田间劳动,阵雨淋湿衣服,未及时更换,因之发热无汗,体温39℃以上。
  • 注射退热针、青、链霉素,口服退热药片,热减未清,身困头重,汗少恶风,不思饮食,口味粘腻难受。
  • 前医处方:有补中益气者,有青蒿鳖甲者。
  • 患者年虽花甲,有轻微胃病,但家务及田间劳动,不落青年人后。
  • 分析:夏令田间劳动,汗出雨淋,暑热外逼,暑湿内蕴,腠理闭塞,热郁不宣,治不得法,以致暑湿留恋,肌腠不和;湿遏热蕴,健运失司。

2. 复诊治疗方案

  • 药物: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。
  • 药物:藿香、苏叶、羌活、白芷、柴胡、葛根、茅术、川朴、法半夏、茯苓、生姜等。

3. 复诊结果

  • 服药两帖后,微汗热退,周身舒适,饮食日增,精神日振。
  • 一月后恢复劳动。

按语

  • 患者发热一个多月,中西药治疗无效,初诊时认为气虚受暑,暑病伤气,经久不退,气阴两伤,治疗效果不佳。
  • 复诊时详细询问病情,发现患者因田间劳动,汗出雨淋,导致暑湿内蕴,治疗不得法,暑湿留恋,肌腠不和,湿遏热蕴,健运失司。
  • 通过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,患者症状明显改善,恢复劳动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