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钱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32岁
  • 就诊日期:1992年1月22日

主诉

右胁疼痛约3个月。

病史

  • 近3个月:每于劳累后右胁隐痛,无放射性。
  • 既往史:1983年发现HAA阳性,但多次查肝功能均正常范围,过去无肝炎病史。

初诊

1. 临床表现

  • 右胁疼痛,劳累后加重。
  • 体倦乏力,胃纳一般。
  • 二便正常,一般情况好。
  • 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
  • 皮肤未见肝掌及蜘蛛痣
  • 肝肋下未及,脾(-)。
  • 中上腹软,无明显压痛。
  • 肝区无叩击痛,墨菲氏征阴性。
  • 舌苔粘腻,脉弦缓。
  • B超检查:肝脾无异常发现。

2. 辨证分析

  • 经云: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需。乙肝病毒侵犯机体,正气必虚。
  • 右胁为肝经所络部位,邪入肝经,气血失于条畅,络脉痹阻,故胁痛辄发。

3. 诊断

  • 胁痛(肝络气血瘀阻);乙肝病毒感染

4. 治则

  • 补气以扶正,疏肝理气,活血通络

5. 处方

  • 生黄芪30克
  • 当归18克
  • 黄芩24克
  • 杞子15克
  • 炙鳖甲20克
  • 麦冬15克
  • 炙甲片20克
  • 延胡索24克
  • 丹参24克
  • 川楝子12克
  • 焦楂曲(各)12克
  • 青皮12克
  • 广郁金15克
  • 木茴香(各)12克
  • 细辛12克
  • 白芍30克
  • 甘草15克
  • 14剂
  • 嘱咐:勿过度劳累

复诊

1. 复诊日期

1992年2月26日

2. 药后反应

  • 胁痛曾好转,停药后症状已起。
  • 两侧协肋作胀,食后上腹部亦有胀感。
  • 无嗳气泛酸,食欲尚可。
  • 神疲乏力,脾气急躁。
  • 面部有烘热感,近二天小便不畅,大便日行。
  • 舌苔稍黄带腻,脉弦。
  • 尿常规检查:蛋白(-),红血球3-5/HP,白血球(-),血尿原因待查。
  • 建议:B超查前列腺、肾、膀胱。

3. 处方

  • 生牡蛎30克
  • 党参30克
  • 川连12克
  • 生甘草24克
  • 延胡索20克
  • 海螵蛸15克
  • 潼白蒺藜(各)15克
  • 石决明24克
  • 玫瑰花4.5克
  • 砂仁4.5克
  • 14剂

三诊

1. 诊断日期

1992年3月18日

2. B超检查

  • 肾、膀胱、前列腺均正常。
  • 肝光点密集,胆(-)。
  • 尿检(-)。

3. 临床表现

  • 清晨右胁胀痛,进食后脘腹饱胀。
  • 口苦,大便正常。
  • 神疲肢软,夜寐可。
  • 舌苔薄质微红,脉弦细。

4. 治疗

  • 补气养阴和胃

5. 处方

  • 党参24克
  • 黄芪30克
  • 杞子15克
  • 生地24克
  • 炙鳖甲20克
  • 生牡蛎30克
  • 生甘草20克
  • 川连10克
  • 延胡索24克
  • 海螵蛸15克
  • 14剂

五诊

1. 诊断日期

1992年6月24日

2. B超检查

  • 肾、膀胱、前列腺均正常。
  • 肝光点密集,胆(-)。
  • 尿检(-)。

3. 临床表现

  • 劳累后右胁时有作痛,夜寐欠安。
  • 大便通日行二次
  • 口苦粘腻,舌苔薄,脉细弦。

4. 治疗

  • 化裁前意

5. 处方

  • 柴胡9克
  • 黄芩30克
  • 党参15克
  • 制半夏12克
  • 生姜2克
  • 14剂

八诊

1. 诊断日期

1992年10月21日

2. 检查结果

  • SG PT(-),AKP88u,总胆固醇5.76,甘油三酯1.32,白蛋白40克/L,球蛋白克/L,蛋白电泳:白蛋白69%,r球蛋白15%。

3. 临床表现

  • 胸胁胀较前好转,胃中稍有嘈杂感。
  • 神疲乏力

4. 治疗

  • 肝脾胃兼调

5. 处方

  • 柴胡9克
  • 黄芩30克
  • 党参15克
  • 制半夏12克
  • 生姜2克
  • 14剂

按语

  • 总结:患者右胁疼痛,劳累后加重,经多次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,但仍有反复。治疗过程中注重补气养阴和胃,同时兼顾肝脾的调理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