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渴(糖尿病)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洪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51岁
- 初诊时间:2015年7月24日
主诉
反复口干六年,发现小便泡沫一年。
诊查
- 六年前:出现反复口干,胃纳亢进,口渴,泛酸,尿多,形体消瘦,发现血糖偏高未予重视,平素血糖未予监测。
- 一年前:发现小便中有泡沫。
- 精神状态:软
- 胃纳:尚可
- 夜寐:一般
- 二便:正常
- 体重:未见明显减轻
- 舌象:舌体胖大,苔黄
- 脉象:脉结代
- 既往病史:心律失常病史、脑梗病史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史
- 心电图:频发室性早搏
- 空腹血糖:12.8mmol/L
- 尿常规:蛋白(+++)
中医诊断
- 中医诊断:消渴(中消,胃热炽盛)
西医诊断
- 西医诊断:糖尿病
辨证分析
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、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,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,有上消、中消、下消之名。中消,又名脾瘅。《灵枢·经脉》云:“胃中热则消谷,令人悬心善饥。”《素问·厥论》云:“盖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。”脾不生津,胃火独炽,以致津液内涸,燥热耗津损液,使液不散,津不布,水精代谢失常,气血循环痹阻,痰浊内生,体液暗耗而成消渴。胃中有热,则消谷善饥,故多饮多食;胃纳亢进,脾失升降,水谷精微难以上输于肺,肺不布津,津液难以上濡诸窍,以致口渴多饮。脾虚则肌肉削,形体消瘦,脾病失其升清降浊之能,故水谷精微下注于肠,渗于膀胱,则小便味甘而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