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骨骨折医案
1. 病例信息
- 患者姓名:高某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22岁
- 初诊日期:1975年5月9日
- 主诉:右肩及锁骨中部疼痛,活动受限3天
- 病史:3天前骑自行车被撞,右肩部触地,右肩及锁骨中部疼痛剧烈,不能抬举
2. 体征与检查
- 诊见:右锁骨中段处肿胀明显,可见青紫瘀斑,压痛明显,可闻及明显骨擦音
- X线片:锁骨中段斜形骨折,近端向上移位,远端向下错位
3. 诊断
- 诊断:右锁骨骨折
4. 治疗
(1) 手法
-
架肩上提法:
- 患者坐位,一助手用手握住患侧肘部,并用另一上肢前臂插入患侧腋下,用力向上提端
- 术者用双手分别捏住折骨远近两断端,嘱架肩的助手轻轻放松,同时让患者抬头挺胸
- 在这个过程中,术者从下向上推或从前向后按压以矫正成角畸形,使折骨恢复对位对线
-
旋转变位法:
- 锁骨骨折后,绝大多数呈近端向上错位,远端向下错位
- 首先改变这种情况,使近端在下、远端在上,然后再进行复位
- 在助手向上提端下,术者一手将折骨远端固定好,另一手将近端用按压旋转的方法改变原来错位的方向
-
架肩下牵法:
- 一助手前臂仍置于患者腋下,向上端提,向颈侧用力
- 另一助手双手握患者前臂及手,用力向下牵拉
- 术者双手用捏挤、按压的方法进行对位,对位满意后,即停止牵拉
(2) 固定
- 固定方法:
- 嘱患者保持抬头挺胸姿势
- 固定时医师要用两手保持好折骨的对位、对线
- 首先在锁骨上窝处靠折骨近端处压一棉垫,要填至高出折骨近段
- 在折骨远段的下方也垫一厚棉垫,这两个棉垫也可用四列或五列绷带卷成直径约2cm的纱布卷代替
- 然后再在折骨局部压上一大方块厚棉垫,上面压月牙形纸板,凹面朝向颈侧,用橡皮膏将之粘牢固定
- 再于患者双侧腋下各垫一直径约6cm粗大棉卷,棉卷的两端要薄,一直垫到肩部的前后侧
- 最后用三列绷带做双肩前后“∞”字固定
- 固定后进行透视,观察复位情况,复位不满意时,可解除固定物重新整复
5. 治疗效果
- 治疗结果:经过5周治疗,愈合良好,2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
6. 按语
- 锁骨骨折:又称缺盆骨骨折、锁子骨断伤等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,约有2/3为儿童患者,而其中又以幼儿为多见
- 治疗观点:孙达武教授认为锁骨折骨复位并不十分困难,而且复位后的优点较多,复位好的锁骨折骨愈合较快,愈后无任何后遗症。错位愈合虽然也无明显后遗症,但有时要影响患者用肩部抬、担、扛物的功能,而且复位后的锁骨愈合后外观无畸形,与健侧一样;而错位愈合后原来重迭处有明显凸出,影响人体外观及功能
- 注意事项:用力方向要掌握好,架肩时用力一定要向颈侧上提,下牵患侧上肢时一定要轻缓。医师还应注意不要损伤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,医师用手捏锁骨两断端时可从锁骨上窝入手,这样较易用力和捏牢;固定时双侧腋下的棉垫一定要粗大。因此棉垫不只起保护皮肤的作用,同时还是一个力的支点,上肢的重量向下牵引,而通过腋下棉垫这一支点,作用在锁骨折骨远端的力就是向外牵引了,而且是持续的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