肱骨髁上骨折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刘某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6岁
- 初诊日期:1978年1月8日
病史
患儿因不慎跌倒致伤,当时右上肢即不能活动,剧烈疼痛,臂部及肘部肿胀明显。在医院经X线摄片,诊断为:右肱骨下1/3段斜形骨折,未经整复来诊。
检查
- 神色:紧张
- 症状:大声哭闹
- 脉象:浮大而数
- 体征:
- 右肩臂下垂,功能活动障碍
- 肘部软组织明显肿胀
- 骨折处呈交叉重迭畸形,轻压触摸发现有假关节活动及剧痛,可闻及骨擦音
- 触诊时发现鹰嘴后突,肘后部微小空虚凹陷
诊断
右肱骨下段斜形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伴肘部软组织严重损伤。
处理
手法治疗
- 复位
- 步骤:
- 肘关节复位:
- 患者取坐位,一助手站于患肢外侧,双手握住患肢臂部上部进行持续牵法以保持肢位不变,医者一手握住前臂下部,进行拔伸,另一手托住肘后,用大拇指按于肘窝,推挤肱骨髁上部,其余四指内托肘内,先将肘关节向前伸,同时逐渐屈曲肘关节,至手指能搭到肩头时即达复位。
- 骨折复位:
- 仍由一助手继续用双手握持患肢臂部上部,进行持续牵法以保持肢位,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进行拔伸,另一手必须扶托骨折处进行后托前按,将断端平复对正,使骨折复位。该整复在达到复位时,几乎可听到复位响声。
- 肘关节复位:
- 步骤:
- 软组织修复
- 时间:在骨折复位1周后开始,施用理筋手法的揉捏、揉拿、牵拉等法,隔日1次。3周后,每日1次。5周后仍隔日1次,直至恢复为止。
- 夹缚固定
- 时间:取4块小夹板,配上纸压垫,用3条小号布带,分上、中、下三部捆扎夹板,扎后屈肘90°,将患肢用纱布胸前悬吊固定。5周后除去固定。
药物治疗
- 复位后2周内
- 外涂:消炎理湿散
- 外敷:消肿散
- 2周后
- 外敷:继续敷消肿散
- 内服:养阴清火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