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(乙肝后肝硬化)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贺某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49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7月16日

初诊情况

1. 现症

  • 全身乏力10余日
  • 感冒后出现全身乏力、恶心、汗多
  • 巩膜、皮肤发黄
  • 上腹胀满,食后嗳气频作
  • 纳食尚可,眠差,易醒
  • 大便调,小便黄
  • 舌红,苔白腻,脉濡滑

2. 西医诊断

  • 乙肝后肝硬化

3. 中医辨证

  • 黄疸(湿阻中焦)

4. 治法

  • 健脾化湿退黄

5. 处方

  • 藿香正气散合茵陈五苓散
  • 茵陈15g, 藿香15g(后下),紫苏叶10g, 白芷10g, 桔梗10g, 炒白术15g, 大腹皮15g, 厚朴15g, 陈皮10g, 半夏曲15g, 茯苓15g, 猪苓15g, 泽泻15g, 桂枝6g, 炙甘草6g
  • 14剂,每日1剂,清水煎2次,早晚各服1次

二诊情况

1. 二诊日期

  • 2014年7月30日

2. 现症

  • 皮肤黄已退,巩膜黄减轻
  • 腹胀减轻,仍感乏力
  • 胸闷,纳可
  • 小便黄,大便调,夜眠可
  • 舌红,苔薄,脉细

3. 治法

  • 健脾益气利湿

4. 处方

  • 调中益气汤合五苓散
  • 黄芪30g, 党参15g, 陈皮10g, 苍术6g, 木香6g(后下),炙升麻6g, 炙柴胡6g, 猪苓15g, 茯苓15g, 炒白术15g, 桂枝7g, 炙甘草6g
  • 14剂,每日1剂,清水煎2次,早晚各服1次

三诊情况

1. 三诊日期

  • 2014年8月17日

2. 现症

  • 巩膜黄消退,乏力减轻
  • 时感胸闷,气短
  • 腹胀,纳、眠可
  • 二便调
  • 舌红,苔白,脉细

3. 治法

  • 清胆和胃,健脾利湿

4. 处方

  • 黄连温胆汤合半夏泻心汤合五苓散加减
  • 黄连6g, 橘红15g, 茯苓15g, 枳实15g, 竹茹15g, 泽泻15g, 炒白术15g, 桂枝7g, 炙甘草6g, 炮姜7g, 黄芩7g, 党参15g, 全栝楼30g, 姜半夏15g
  • 14剂,每日1剂,清水煎2次,早晚各服1次

四诊情况

1. 四诊日期

  • 2014年9月11日

2. 现症

  • 乏力明显减轻,腹胀好转
  • 胸闷,气短明显减轻
  • 纳、眠可,二便调
  • 复查肝功:TBIL:53.37umol/L, DBIL:27.29umol/L, IBIL:26.08umol/L, R -GT:122U/L, ALP:142U/L

3. 治法

  • 调中益气汤合理中汤加减

4. 处方

  • 党参15g, 生黄芪30g, 苍术10g, 木香6g(后下),炙升麻10g, 炙柴胡6g, 陈皮10g, 炙甘草6g, 炒白术15g, 干姜15g, 大腹皮15g, 厚朴15g
  • 14剂,每日1剂,清水煎2次,早晚各服1次

5. 随访

  • 黄疸及腹胀再无反复

分析

  • 病案分析:本病案属中医“黄疸”范畴。黄疸是由脾胃湿热蕴结而成。患者脾气亏虚,气化不足,水液运化无权,水湿内停,湿阻中焦,日久蕴结成黄疸。湿热蕴中以致胃失和降,则腹胀恶心;湿邪困脾,气机不畅,脾失健运,精微不布,肌肉、四肢失养则乏力;湿郁日久化热,湿热内蕴,蒸腾津液外出则汗多;湿热之邪泛溢肌肤发为黄疸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