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医案 - 赵某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赵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55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91年11月6日

病史

  • 症状:3年前开始,渐觉腰背部酸痛,周身乏力,继而疼痛向臀部放射。
  • 既往治疗:曾在某医院诊断为“腰背肌筋膜炎”,给予西药治疗无效。
  • 近期症状:近20天来,腰背部疼痛加重,难以起床活动,遇寒冷时疼痛加重,肢冷。
  • 就诊情况:转院治疗。

检查

  • 体征:嵴柱无畸形,腰背部无固定压痛,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(-),股神经牵拉试验(-)。
  • 影像学检查:X线摄腰椎片示:L1、L2轻度压缩,呈楔形改变,骨质密度降低,骨小梁变细。
  • 实验室检查:血沉8mm/h, 抗“O”1:300, 类风湿因子(-)。

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骨质疏松
  • 西医诊断:骨质疏松

处理

1. 方药

  • 方名:骨痿汤
  • 组成
    • 淫羊藿 30g
    • 菟丝子 30g
    • 山药 30g
    • 黄芪 30g
    • 川续断 30g
    • 狗嵴 30g
    • 枸杞子 15g
    • 补骨脂 15g
    • 茯苓 15g
    • 骨碎补 10g
  • 功效:补肾填精,生髓健骨
  • 主治:骨质疏松
  • 用法:水煎服,日1剂,分2次服

2. 二诊

  • 治疗效果:患者服用5天后,腰背疼痛减轻;半月后能下地活动;1个月后生活能自理;再服15剂后,诸症消失,恢复工作。
  • 随访:2年后,腰痛未发作。

诠解

  • 中医理论:老年骨质疏松属中医学“痿证”范畴。肾藏精,主骨生髓,骨者肾之所合。肾气充盈则骨骼强劲。“肾不生则髓不能满”,肾枯而髓虚,发为痿证。
  • 方药分析
    • 君药:淫羊藿补肾阳,益精血。
    • 臣药:菟丝子、枸杞子益精填髓,滋养肝肾、养肝补血。
    • 佐药:山药、茯苓、黄芪、狗嵴益气健脾,滋肾固精。
    • 使药:骨碎补、川续断、补骨脂入骨补骨,补肾壮阳。
  • 现代医学研究:西医学对中医肾功能研究表明,肾虚者丘脑—垂体—性腺轴功能减退,从而发生骨质疏松;老年人性激素减退好发本病,说明肾虚为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。温肾壮阳之中药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,具有性激素样作用,可改善人体骨代谢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
  • 不良反应:虽然雌激素补充替代加钙剂是治疗方法之一,但其不良反应颇多,不宜长期服用。而本方系纯中药制剂,尚未发现不良反应,且效果良好。
  • 研究进展:据报道单味淫羊藿即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,活跃成骨细胞,使试验骨质疏松症结构趋于正常。

按语

温肾壮阳之中药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,具有性激素样作用,可改善人体骨代谢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