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(病毒性乙型肝炎)案

病案概述

黄疸病证的论述始见于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,均描述本病证的主要临床表现。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说:“溺黄赤安卧者,黄疸·目黄者曰黄疸。”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曰:“面色微黄,齿垢黄,爪甲上黄,黄疸也;安卧,小便黄赤,脉小而涩者,不嗜食。”其分类始于《金匮要略》,并提出了黄疸从湿而得。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曰: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。”关于黄疸历代医家均有论述。

一诊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武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18岁
  • 职业:务农
  • 就诊时间:2010年4月12日

主诉 因“目黄、身黄、尿黄1周”就诊。

现病史 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目黄、身黄、尿黄,未予重视,黄疸逐渐加重,昨日到我市某三甲医院就诊,查乙肝病毒定量1.10×10°copies/L,肝功重度改变,未治疗。

症状

  • 身黄,目黄,尿黄,如豆油色
  • 乏力
  • 恶心
  • 纳差
  • 四肢沉重
  • 夜寐可
  • 大便不成形,日2~3次

舌象

  • 舌质红
  • 苔薄黄厚腻
  • 脉弦滑

体征

  • 全身皮肤黏膜黄染
  • 肝掌
  • 巩膜黄染
  • 无蜘蛛痣
  • 腹部平坦,腹软
  • 全腹无压痛、反跳痛及肌紧张
  • 肝脾肋下及剑突下未触及
  • 肝区叩击痛(+),墨菲征(-)
  • HBV-DNA1.10×108U/mL
  • 甲肝抗体及戊肝、丙肝抗体阴性
  • 乙肝两对半:HBsAg(+),HBeAg(+),HBcAb(+)
  • 肝功能:AST 938U/L,ALT 1445U/L,AKP 181U/L,GGT 144U/L,CHE4.3kU/L,TBIL239.0μmol/L,DBIL171.6μmol/L
  • 凝血常规正常
  • 肝脏CT: 肝脏增大,脾脏增大,考虑胆囊炎

中医诊断

  • 黄疸(阳黄,湿重于热)
  • 西医诊断
    • 病毒性肝炎(乙型,急性黄疽型)

治则治法

  • 清热退黄,健脾除湿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