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某 荨麻疹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15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1年6月4日

主诉

荨麻疹1年多,夏日发作较频。本次发作1周,大腿较多,头、胸、背亦有,成片,面色绛红,伴烦躁,天热时易发。服中西药未愈。父母亲也有此病。

临床表现

  • 大便:正常
  • 口干:有
  • 尿色:深
  • :薄白
  • :弦

经络诊察

  • 尺泽下2寸:有结节
  • 阴陵泉:压酸
  • 阴郄、陷谷、大椎:上有结络
  • 太阴经、阳明经、手少阴经:异常

辨经

病在太阴经、太阳经。

选经

  • 太阴经
  • 督脉

选穴

  • 尺泽下
  • 阴陵泉
  • 大椎

中药处方

  • 防风 6g
  • 五味子 6g
  • 乌梅 6g
  • 银柴胡 6g
  • 蝉蜕 6g
  • 蜂房 6g
  • 丹皮 6g
  • 白茅根 10g(5剂)

按语

  • 四味药: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

疗效

共1诊。6月11日电话追访,症未复发。属临床痊愈。

医案解读

  • 治疗效果:患者1年多的荨麻疹经过1次针刺疗法和5剂中药即获临床痊愈。
  • 经络分析:此例为典型的运用尺泽、阴陵泉来治疗太阴经异常引起皮肤病的病例。除了太阴经异常,患者也有热胜的表现(天热时易发,烦躁,口干,尿色深等),大椎穴有结络,说明阳气郁结于此,不能够分布于全身,所以皮肤免疫力降低,容易起荨麻疹。阳气郁结亦能产生郁热,因此有烦躁。阳气郁结于大椎的表现有可能缘于太阴气机异常,升降障碍,故针尺泽下(发硬、发酸地方,在肌肉边缘进针)、阴陵泉,因太阴经合穴能调理全身的气机,再配大椎刺血拔罐增加出血量,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。
  • 选穴效果:可知道阳明、少阴的异常为太阴异常引起,非主要病变经脉。太阴与阳明有表里关系。太阴“开”如有障碍有时能影响少阴“枢”的功能。少阴主一身生理性“火”的运行(包括元阳的分布),如少阴异常导致免疫力低。
  • 家族史:虽然患者的父母亲也有此疾病,经络诊察并未发现足少阴经有异常,所以治疗时未取肾经腧穴,此为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区别之一。
  • 患者特点:患者的迅速恢复有可能是因为他仍年轻,阳气相对盛,所以对治疗的反应较快,这与案47不同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