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劳(自主神经功能失调)医案

一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姓名:罗某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64岁
  • 日期:2012年5月9日

主诉: 形寒畏冷,神疲乏力,气短,动则汗出,易于感冒,纳食不多,口干苦,夜寐梦扰,大便成形。

舌象: 舌淡黯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弱

诊断: 虚劳(西医拟诊:自主神经功能失调),气阴亏虚,肝胆失疏,卫外不固,肌腠失密,营津易泄。

治法: 益气阴,疏肝胆,清郁热,敛汗津,安心神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(兑)
  • 黄芪20g
  • 麦冬15g
  • 五味子5g
  • 柴胡10g
  • 黄芩10g
  • 枳实10g
  • 白术10g
  • 白芍10g
  • 茯神15g
  • 浮小麦30g
  • 煅牡蛎20g
  • 炙甘草5g
  • 合欢皮20g
  • 炒枣仁20g

药量: 10剂

二诊

日期: 2012年5月20日

主诉: 前述诸症均获改善,现以头晕痛若紧束感为主。

舌象: 舌澹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弱

诊断: 原法加强祛风柔络之品。

治法: 清热化痰以祛邪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(兑)
  • 玉竹15g
  • 桑叶10g
  • 杏仁10g
  • 忍冬藤20g
  • 柴胡10g
  • 黄芩10g
  • 甘草3g
  • 浙贝母10g
  • 瓜蒌皮10g
  • 前胡10g
  • 炒葶苈子10g
  • 鱼腥草15g
  • 冬瓜仁15g
  • 芦根20g

药量: 10剂

加减: 去黄芩,加天麻10g, 白芷15g

三诊

日期: 2012年8月16日

主诉: 气阴两虚,风热夹毒上受,肺失清肃。

舌象: 舌澹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浮缓

诊断: 清热化痰以祛邪。

治法: 清热化痰以祛邪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(兑)
  • 玉竹15g
  • 桑叶10g
  • 杏仁10g
  • 忍冬藤20g
  • 柴胡10g
  • 黄芩10g
  • 甘草3g
  • 浙贝母10g
  • 瓜蒌皮10g
  • 前胡10g
  • 炒葶苈子10g
  • 鱼腥草15g
  • 冬瓜仁15g
  • 芦根20g

药量: 4剂

四诊

日期: 2012年8月24日

主诉: 风热夹毒将楚,肺卫近和,咳嗽吐痰已不着,仍以形寒畏风,汗出,头晕痛,颈胀痛,夜寐不谧,大便软溏,量少,咳嗽为主。

舌象: 舌澹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细弦

诊断: 虚证,气阴素虚,肝胆失疏,痰热内扰,心神失宁。

治法: 益气阴,疏肝胆,清痰热,安心神,和胃气,外感之余邪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(兑)
  • 黄芪20g
  • 麦冬15g
  • 五味子5g
  • 柴胡10g
  • 黄芩10g
  • 枳实10g
  • 竹茹10g
  • 天麻10g(兑)
  • 白芷15g
  • 茯神15g
  • 炙甘草5g
  • 炒枣仁15g
  • 栝楼皮10g
  • 法半夏10g
  • 陈皮10g

药量: 10剂

五诊

日期: 2012年9月5日

主诉: 咳嗽已微,痰少白黏,神疲短气乏力改善,依然形寒畏冷,汗出,纳食一般,大便近于成形,日解1~2次。

舌象: 舌澹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小弦

诊断: 再拟原法出入。

治法: 补气益精养神,疏通督脉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
  • 黄芪20g
  • 麦冬15g
  • 五味子5g
  • 紫河车10g(研兑)
  • 当归10g
  • 熟地黄15g
  • 法半夏10g
  • 陈皮10g
  • 苏子10g
  • 柴胡10g
  • 黄芩10g
  • 浙贝母10g
  • 栝楼皮10g

药量: 15剂

六诊

日期: 2012年9月24日

主诉: 咳嗽已微,神疲气短乏力改善,颈胀头晕,双下肢软弱,夜寐不谧,汗出不多,二便调。

舌象: 舌澹红,苔薄黄

脉象: 脉弱

诊断: 痰热近清,目前以虚证为主,精气神不足,督脉失利。

治法: 补气益精养神,疏通督脉。

处方:

  • 白参10g(煎兑)
  • 黄芪20g
  • 天麻10g(蒸兑)
  • 熟地黄15g
  • 葛根20g
  • 片姜黄10g
  • 山萸肉10g
  • 山药20g
  • 茯神15g
  • 女贞子10g
  • 枸杞子15g
  • 麦冬15g
  • 五味子5g
  • 浮小麦20g
  • 炒枣仁20g

药量: 20剂

按语

在内伤杂病中,虚劳为“风、劳、臌、膈”四大疑难杂病之一,多以两脏或多脏的气血阴阳的虚损为主,治疗宜遵循“虚则补之”之大法。历代医家对虚劳的治疗见解各异,仲景喜用小建中汤及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劳诸证,甘温补虚,调和营卫;孙思邈将虚劳分述于脏腑证治之中,治疗上重视益胃填精;朱丹溪治疗虚劳从肝肾论治,重视滋阴降火、养阴护精;李东垣则认为“劳伤脾气,清气下陷”,倡导甘温补中;沉金鳌治疗虚劳主张调和气血阴阳。王老博采众长,师古而不泥古,知常达变,认为脏腑相关、“至虚有盛候”,故治疗虚劳证,主张多脏调燮,扶正祛邪。本案以生脉散加黄芪益气养阴;柴、芩、芍相伍则疏肝利胆,清泄郁热,养阴柔肝;再佐以敛汗津,安心神之品,起效甚捷。后因体虚招致外邪入侵,又予清热化痰、宣肺止咳对症,每诊多能取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