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阳不升,湿浊下注医案
病历摘要
杨某,女,23岁。一连4年,每年冬季发病,3年前初得之发热恶寒,咽喉疼痛,外阴溃疡。医师不知外阴溃疡,按外感风热治疗半个月而愈。后相继2年,冬季发病时,仍按外感治疗,但较第一次疗程长。这次发病较重,症见鼻孔微红,口唇上下各一块0.7厘米溃疡面。望诊:两侧大阴唇肿胀,小阴唇破溃,下1/2缺损,表面脓苔。实验室检查:康氏反应阳性,细菌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,血、尿、便常规正常。诊断为白塞综合征。
辨证治疗
证属清阳不升,湿浊下注
患者形瘦,面色萎黄,身倦肢懈,食少纳呆,自汗短气,便溏、口唇糜烂,小阴唇下部被蚀,无寒热,口不渴,舌澹苔白微腻,脉沉缓无力。按其脉证,细微斟酌,病虽属狐惑,但与《金匮要略》所述狐惑之病机、症状多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