瘟毒发斑、关格案(流行性出血热,急性肾衰竭)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冯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49岁
  • 就诊日期:1991年12月14日
  • 初诊日期:1991年12月14日
  • 复诊日期:1992年1月5日, 1992年2月27日, 1992年3月27日, 1992年5月

诊断

  • 西医诊断:流行性出血热(休克期),急性肾功能衰竭
  • 中医诊断:瘟毒发斑,关格

初诊情况

  • 体温:36℃
  • 脉搏:80次/分
  • 呼吸:16次/分
  • 血压:100/75mmHg
  • 症状:面色无华,精神萎靡,皮肤弹性差,两眼球结膜充血,鼻衄,呕恶不止,脐周疼痛,便如柏油,小便滴沥不出,大便偏干
  • 舌象:舌红缺津,苔黄燥
  • 脉象:脉沉细无力
  • 实验室检查
    • 尿常规:蛋白++,红细胞+十++,白细胞8~10/HP
    • 生化检查:尿素氮27.2mmol/L, 肌酐1272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5.31mmol/L
    • 大便潜血阳性
    • 血常规:血红蛋白50g/L, 白细胞16.0×10°/L, 中性粒细胞0.95,淋巴细胞0.03, 嗜酸性粒细胞0.02

辨证

  • 证型:疫毒蕴结三焦,阻滞气机,阳气被遏,血热妄行,肾失开合

初诊治疗

  • 方剂:清瘟败毒饮加减
  • 药物:生地、金银花、白花蛇舌草、白茅根各30g, 玄参、麦冬、丹参、大黄炭、连翘各15g, 白芍20g, 丹皮、黄芩、三七粉(冲服)、甘草各10g
  • 煎服方法:水煎服

二诊情况

  • 症状:衄血、便血及呕吐渐止,能进饮食,大便日解4~5次,小便日解700ml, 进入多尿期
  • 舌象:舌质红,苔黄燥
  • 脉象:脉沉细无力
  • 辨证:邪热入营,气阴两虚

二诊治疗

  • 方剂: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
  • 药物:黄芪、薏苡仁、茯苓、山药、炒杜仲各30g, 当归、山萸肉、川牛膝、太子参、丹皮、竹茹、白蔻、仙灵脾、肉苁蓉、巴戟天各10g
  • 煎服方法:水煎服

三诊情况

  • 症状:尿量逐渐恢复至每日2000ml左右,饮食恢复,但体质消瘦,仍感乏力,夜尿多
  • 舌象:舌澹苔白腻
  • 脉象:脉沉细无力
  • 辨证:热毒已退,脾肾两虚,气血亏耗

三诊治疗

  • 方剂:当归补血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
  • 药物:黄芪、薏苡仁、茯苓、山药、炒杜仲各30g, 当归、山萸肉、川牛膝、太子参、丹皮、竹茹、白蔻、仙灵脾、肉苁蓉、巴戟天各10g
  • 煎服方法:水煎服

四诊情况

  • 症状:体质逐渐恢复,夜尿减少
  • 实验室检查
    • 尿常规:蛋白一,红细胞3~5/HP, 尿比重1.014
    • 血常规:血红蛋白66g/L, 白细胞10.2×109/L, 中性粒细胞0.87, 淋巴细胞0.13
    • 生化检查:尿素氮4.9mmol/L, 肌酐119 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21.1mmol/L
  • 辨证:病情基本痊愈

按语

  • 病机:感受疫毒,由表及里,遍及卫、气、营、血各个阶段和五脏六腑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