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痹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白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23岁
  • 就诊日期:1976年2月12日

主诉

患者于1975年11月起,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,体温39.3℃以上,呈弛张热,伴咽痛、干咳、四肢关节酸痛、食欲不振、全腹隐痛等症状,体重下降十余斤。

现病史

  • 发热:体温39℃,一昼夜内体温在36.7℃~39.5℃。
  • 关节症状:自觉胸部刺痛,有时胸骨后痛,四肢关节无红肿。
  • 眼部症状:入院后一周余先后出现双侧眼睑浮肿加重,视乳头轻度水肿,左侧肋膈角少量积液。
  • 皮下结节:两小腿皮下触及多数大小不等硬结,直径1~2厘米,稍隆起,表面皮肤稍红,不活动,有轻微触痛。其后于四肢、躯干、臀部及面部皮下反复成批出现上述之结节,消退后局部皮肤稍有凹陷及色素沉着。
  • 尿蛋白:入院时尿蛋白(+),时有时无,持续九个月消失。
  • 心电图:入院后21天心电图I、Ⅲ、aVF、V3、V,导联ST段下降,T波倒置,此种变化的程度时轻时重,ST段改变明显时,病人感胸闷,胸骨后疼痛,有时放射至背部,含硝酸甘油后可减轻疼痛。
  • 病理诊断:入院后第3个月先后取腹壁及右小腿皮下结节活检,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。

既往史

  • 治疗情况:入院后按“发热待诊”进行了详细观察,主要阳性所见有:①呈弛张热,一昼夜内体温在36.7℃39.5℃。②自觉胸部刺痛,有时胸骨后痛,食欲不振,腹胀,全腹隐痛。③入院后一周余先后出现双侧眼睑浮肿加重,视乳头轻度水肿,左侧肋膈角少量积液。同期,两小腿皮下触及多数大小不等硬结,直径12厘米,稍隆起,表面皮肤稍红,不活动,有轻微触痛。其后于四肢、躯干、臀部及面部皮下反复成批出现上述之结节,消退后局部皮肤稍有凹陷及色素沉着。④入院时尿蛋白(+),时有时无,持续九个月消失。⑤入院后21天心电图I、Ⅲ、aVF、V3、V,导联ST段下降,T波倒置,此种变化的程度时轻时重,ST段改变明显时,病人感胸闷,胸骨后疼痛,有时放射至背部,含硝酸甘油后可减轻疼痛。⑥入院后第3个月先后取腹壁及右小腿皮下结节活检,确诊为结节性脂膜炎。入院后先后用强的松、氯喹、消炎痛、环磷酰胺等治疗七个月,但反复发热,皮下结节反复成批出现,病情不能控制,乃于入院后七个月请老中医赵炳南会诊。

体征

  • 一般情况:神清,急性热病容,双侧颌下、颈部、腋窝及腹股沟均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数个,质软,活动,无触痛,双侧眼睑浮肿,眼裂变小。
  • 心肺检查:心界不大,心律齐,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第三心音。左肺后下呼吸音减弱。
  • 腹部检查:腹软,未触及肝脾,全腹有轻度压痛,右下腹稍明显,无肌紧张及反跳痛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