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阴不足、运化失司之泄泻(肠易激综合征)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汪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34岁
  • 籍贯:内蒙古自治区
  • 首诊时间:1999年10月18日

主诉

大便溏薄5年,日行7~8次。

现病史

患者5年来大便溏薄,泻而不畅,日行7~8次。稍进油腻、生冷则腹泻加重,腹胀不痛,饮食尚可,食后痞闷不舒。现见口渴不欲饮,小便黄,口腔有溃疡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夜寐差,多梦。

诊疗经过

  • 首诊:患者在当地医院作结肠镜和钡餐灌肠,结果均无异常,便常规正常。曾口服过黄连素、补中益气丸等病情均无明显改变。

  • 首诊方药

    • 熟地黄15g
    • 石斛15g
    • 怀山药20g
    • 乌梅10g
    • 莲子肉20g
    • 白芍15g
    • 白扁豆15g
    • 炒鸡内金10g
    • 生甘草10g
    • 党参15g
    • 炒白术15g
    • 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  • 二诊:1999年10月23日,药后患者自述腹泻次数减少,日行3次,腹胀仍在。在前方基础上加入理气消胀之药。

    • 熟地黄15g
    • 石斛15g
    • 怀山药20g
    • 乌梅10g
    • 莲子肉20g
    • 白芍15g
    • 白扁豆15g
    • 炒鸡内金10g
    • 生甘草10g
    • 党参15g
    • 炒白术15g
    • 木香10g
    • 砂仁6g(后下)
    • 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  • 三诊:1999年10月28日,药后患者大便成形,腹胀减,夜寐稍差。前方加入安神养阴之品。

    • 熟地黄15g
    • 石斛15g
    • 怀山药20g
    • 乌梅10g
    • 莲子肉20g
    • 白芍15g
    • 白扁豆15g
    • 炒鸡内金10g
    • 生甘草10g
    • 党参15g
    • 炒白术15g
    • 木香10g
    • 炒枣仁20g
    • 柏子仁15g
    • 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  • 四诊:1999年11月2日,患者来诉大便已正常,日行1次,口渴现象已无,口腔溃疡亦好转。嘱患者用饮食自行调理,平日多食山药。

    • 5剂,水煎服,日2次。

随访

半年后随访,患者二便正常,食纳佳,形体健。

按语

脾为阴土,喜燥恶湿,故一般泄泻多因脾阳虚、湿邪壅胜所致。然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,脾阳虚致泄在临床上多见,但亦有脾阴亏乏、运化失司现象存在。脾为后天之本,脾阴脾阳阴阳相济,才能正常运化水谷。本案患者的泄泻非是实证,乃是脾阴不足,水谷运化无权所制。观其舌苔不厚腻且质红少津液,脉细等象,足可见非是湿邪泛滥为害,乃是脾阴不足失其升清降浊之功。所以魏师用大剂养阴之品补脾阴,《神农本草经》载:“地黄气味甘寒,填骨髓,长肌肉。”故魏师以熟地黄为主药,参以石斛、山药、莲子肉、白扁豆、生甘草等甘寒之品;亦用乌梅、白芍之酸性敛阴;炒鸡内金健运消食,使补而不腻;党参、炒白术温补脾胃,有阴中求阳、阳生阴长之意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