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28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09年8月9日

主诉

腹泻6年,加重10余天。

初诊情况

1. 现症

  • 泄泻,日行3~4次
  • 便前腹痛
  • 头晕心悸乏力
  • 舌质澹苔白润,脉弦缓
  • 自幼肠胃功能虚弱,畏食生冷,易发呕吐

2. 中医诊断

  • 泄泻(脾肾阳虚)

3. 西医诊断

  • 慢性结肠炎

4. 治法

  • 暖肾健脾,升阳举陷

5. 处方

  • 黄土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
    • 附子 6g
    • 党参 20g
    • 白术 10g
    • 干姜 12g
    • 炙甘草 10g
    • 煅龙牡各 20g
    • 黄芩 10g
    • 生地黄炭 15g
    • 阿胶珠 10g
    • 柴胡 15g
    • 桂枝 15g
    • 白芍 15g
    • 茯苓 30g
    • 黄芪 30g
    • 升麻 6g
    • 泽泻 20g
  • 6剂,水煎服

6. 医嘱

  • 饮食宜清澹
  • 忌食辛辣生冷等物

二诊情况

1. 日期

2009年8月23日

2. 病情变化

  • 服上方腹泻改善,头晕止,余无不适
  • 舌质胖,苔白润,脉弦缓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干姜 15g
  • 6剂,水煎服

三诊情况

1. 日期

2009年9月6日

2. 病情变化

  • 服上方腹泻止
  • 大便稀(日1次)
  • 午睡后口苦,牙龈出血
  • 食欲正常

3. 处方调整

  • 加葛根 30g
  • 加黄连 10g
  • 6剂,水煎服

按语

“泄泻”一证,多由感受外邪、饮食所伤、情志不调等原因,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,肠道分清泌浊、传导功能失司所致。本桉辨证应注意患者自幼肠胃功能虚弱,畏食生冷,易发呕吐,为中焦虚寒,脾肾阳虚,无力运化水谷精微所致。脾胃位于中焦,为气机升降的枢纽,脾虚无以升清,清阳陷下而为泄泻,清窍失养,而为头晕。脾升胃降,为正常的生理状态,胃气应降不降,反逆于上,而为呕吐。治宜温补脾肾,升阳举陷。方选附子理中丸加减。方中党参归经于脾,补中益气,强壮脾胃;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易水邪偏盛,故伍茯苓、白术,补中燥湿。中虚功能减退,即阳气活动减退,故选干姜、附子,温中寒而散寒气,脾肾兼顾。伍黄芪、升麻,寓补中益气、升举清阳之功。柴胡、黄芩,以防木郁化火。桂枝、白芍,调和全身营卫气血。二诊增加干姜用量,加强温中散寒、健脾暖肾之功。三诊患者午睡后口苦,牙龈出血,仍大便稀,加入葛根、黄连清热解毒及升阳止血之品。诸药合用,则水暖土和木达,诸症自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