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
病史与初诊
1. 病史
患者周某,女,48岁,干部。1998年6月2日初诊。
患者1年前自觉头晕,乏力,体力不支,胃纳欠佳,睡眠差,下肢出现紫癜。去本市某市级医院检查,血压低,全血细胞皆低,服中西药无效。继则转省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,血细胞检查报告:骨髓增生低下。又转某医科大学附一院诊治,病理科诊断报告: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低下。随即使用白细胞介素6/等治疗,白细胞由3.6×10⁹/L上升至5.6×10⁹/L,血小板由21×10⁹/L上升至91×10⁹/L,其他血象也升至正常。但随着白细胞介素6的停用,血小板、白细胞等又迅速下降,尤以血小板下降最速。准备使用雄激素治疗,但认为用雄激素升血小板亦困难,且有男性化的副作用。于是病者自动出院求治于中医。
2. 现症
自诉头晕,一身乏力,腰嵴酸软,两腿没劲,畏寒神怯,衣服较常人穿得多,且易感冒,睡眠差,胃纳尚可,口和,小便清长,大便正常。查其形体偏瘦,精神困顿,面色苍暗少华,呼吸平匀,唇甲澹白,上下肢皮肤均有少许针尖样紫癜,下肢不温,舌质澹苔白润,六脉沉细缓弱。
3. 检验单
今日检验单:血小板37×10⁹/L,白细胞4.3×10⁹/L,其余血象尚在正常范围。
4. 辨治
肝脾虚损证。由于肝血不足,脾不统血引起的种种症状,当大力补肝血,益脾气治之。
5. 处方
党参40g, 黄芪40g, 鸡血藤40g, 白术20g, 谷芽20g, 阿胶(烊化)20g, 旱莲草20g, 山药15g, 生地15g, 枸杞15g, 龙眼肉15g, 大枣60g, 仙鹤草30g, 炙甘草6g。1日1剂,浓煎,日3夜1与服。
二诊
1. 日期
7月9日
2. 病情变化
上方服1月余,未能抑制血象下降趋势,尤以血小板为甚。今日查血小板22.8×10⁹/L,其余均有所下降,而脉症如前。
3. 辨治
考虑到五脏之虚,穷必及肾,肾藏精、主骨、生髓,“精血同源”也。其病不在肝脾而在肝肾虚损,皆因肝血不足,肾精亏乏所致。当大补肝血,温肾填精兼顾脾气,彷右归加味治之。
4. 处方
党参40g, 黄芪40g, 鸡血藤40g, 大枣60g, 熟地20g, 旱莲草20g, 阿胶(烊化)20g, 枸杞20g, 龙眼肉20g, 仙灵脾20g, 续断20g, 巴戟20g, 仙鹤草30g, 红参15g, 白术15g, 补骨脂15g, 仙茅15g, 菟丝子15g。1日1剂,浓煎成膏,日3夜1与服。
三诊
1. 日期
7月16日
2. 病情变化
各种症状均有好转,体力增加。今日查全血均有上升,血小板35.6×10⁹/L,白细胞5.6×10⁹/L,但上升缓慢。
3. 辨治
认为病至肾精、骨髓深层,草木之品已是鞭长莫及,非血肉有情之物难以毕功。又患者陈述服药后有腹胀满之感,是大队滋补碍脾之故。根据这些情况,处方如下:
4. 处方
(1) 二诊方加砂仁12g, 服法同前。 (2) 鹿茸5g, 龟胶5g, 鸡子1枚,冰糖适量,同蒸至鸡子熟,每晨空腹服。嘱服鹿茸期间,忌食青菜、萝卜,以免降低疗效。
四诊
1. 日期
10月27日
2. 病情变化
上方服至今日,病人体力大增,精神好转,体重增加,抵抗力增强,家人多次感冒均未被传染,半月前已恢复全日上班工作。前两日查全血,血小板升至115×10⁹/L,白细胞5.7×10⁹/L。其余均在正常范围。
3. 辨治
为巩固疗效,嘱其必须服药至骨髓检查正常,才可缓慢减药。于是上方继续与服。
4. 处方
上方服至1999年4月20日,仍在某医科大学附一院骨髓检查。报告显示:全片巨核细胞30个,生成血小板好,BM未见特殊异常。4月26日病理科诊断报告: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活跃,与前次活检比较,增生增加,仍以红系统增生为主。于是,撤除汤药,只服用鹿茸巩固疗效。
按语
本例病人系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“再障”,当属中医“血虚”范围。初从肝脾血虚论治,认为肝血不足,疏泄不及,故血小板等减少,加之脾虚不统血,故有紫癜等发生。及至补益肝脾无效时,才认识到肾虚精亏是其主要病机。由于肾虚精亏,不能“归精于肝而化清血”(《张氏医通》),故全血细胞降低,以血小板为甚。由此可见,血滋生于脾,藏化于肝,而本源在肾。一般的血虚,补脾养肝即可,而久病“再障”之血虚,更深一层,非补肾填精,促其精以化血,则难毕其功。补肾气、温肾阳,草木之品就能收效,而填精、补髓则非血肉有情之物不可,故加入鹿茸等药之后显着地提高了疗效。其二诊方实为左右归饮与归脾汤三方化裁而成,其中以巴戟代附片,鸡血藤代当归,又去肉桂,加龟胶与鹿茸同服等措施,均有防其辛温燥动浮火之意。更因患者脾胃运化尚可,能胜任滋补,又通力合作,故疗效满意。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