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37岁。主诉血小板下降,皮肤紫癜,牙龈出血,月经量多。病程已数年。中医病名: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证型:肝阴虚、肝血弱,肝脾虚损。病因病机:肝阴虚损,血不养肝,脾虚失运。望诊:舌红无苔,边有瘀点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手足心热,口干不思饮,饮食二便尚可。切诊:脉细数。
肝脾虚损血小板减少肝阴虚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全身皮肤散在瘀斑5月余,感冒1天,满月脸,色红,略显焦虑,鼻塞流涕,涕中带血,咽痛,口渴欲饮,头痛。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现症为邪热深入血分,耗血动血,久病伤及肝肾之阴。舌红苔黄干,食欲不佳,口渴欲饮。舌质红,苔薄黄。患儿易感冒,最近20天中发作两次,发病即咳嗽咽痛。
肝脾虚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热外感营热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女性,反复皮肤出血点5年,加重两个月。全身皮肤及四肢有大量散在性针尖状出血斑点,牙龈出血,头昏,两侧头痛,心累,语音低弱,体胖呈激素面容,舌澹红而质嫩,苔澹黄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紫癜病,证型为阴亏血热、蓄热为毒、迫血妄行。病因病机为阴虚营热,精亏血少,病之根本在肾精与命火。
肝脾虚损特发性紫癜阴亏血热营热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52岁,面色㿠白,舌质澹满布厚腻黄白苔少津,脉沉细微数而弱。主诉为反复紫癜、牙龈出血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型为肝脾虚损,湿阻瘀滞。症状包括渴不思饮,腹胀满,小便不利,大便不爽,皮肤肥胖。
肝脾虚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湿阻瘀滞瘀血不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头晕、乏力、腰嵴酸软、畏寒、睡眠差、下肢紫癜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:血虚。证型:肝脾虚损证、肝肾虚损证。病因病机:肝血不足,脾不统血,肾精亏乏。望诊:面色苍暗少华,唇甲澹白,舌质澹苔白润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头晕,乏力,腰嵴酸软,畏寒,睡眠差,胃纳尚可,小便清长。切诊:六脉沉细缓弱。
肝脾虚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肾精亏乏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。右胁胀痛、目黄2月。面色晦暗,白睛黄染,舌质暗,苔黄稍腻,脉弦细。证属癌症晚期,肝脾虚损,湿热瘀血停滞。
肝脾虚损原发性肝癌湿热瘀血右胁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3岁。主诉双侧小腿酸胀两年余,加重伴紫癜半月。病程两年,近半月加重。中医病名紫癜病,证型肝脾虚损、营热内扰。病因病机为肝脾虚损、营热内扰。望诊面色澹白少华,眼睑澹白,舌澹苔薄白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饮食一般,大便略干。切诊脉细弱,脉率每分钟70次,血压110/65mmHg,血小板13×10⁹/L,脾大。
肝脾虚损营热内扰脾虚不运肝郁不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,主诉发现肝癌4个月,间断性右胁部疼痛4个月。病程较长,有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。面色晦暗,舌暗淡,舌下络脉粗大曲张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肝积病,证型为肝脾虚损、毒瘀互结型。主要症状包括右胁部疼痛、乏力、纳差、便溏。
肝脾虚损肝癌毒瘀互结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倦怠乏力、胸胁不舒、口苦咽干、饮食差、睡眠欠佳、月经已停。病程自2005年5月起,血小板减少,反复发作,曾行脾切除术。舌质红、苔澹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脾虚损,疏泄不及,统血失权,血不归经,瘀滞化热。体征见皮肤针尖样紫癜,形体中等,郁郁寡欢。
肝脾虚损血小板减少瘀滞化热疏泄不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鼻衄、齿衄、全身紫癜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少阴热化、阴虚阳亢、营热瘀滞。望诊见面色潮红,舌红无苔有瘀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烦躁、不得眠、手足心热、口干不欲饮、体温升高。切诊脉沉细而数。
肝脾虚损血小板减少阴虚阳亢营热瘀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