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炎肝硬化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马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44岁
- 就诊时间:2004年4月1日
既往病史
- 1996年因右胁疼痛间作,肝功能轻度异常,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:HBsAg、HBeAg、HBcAb均为(+),一直在门诊服中药治疗,但病情时有反复。
- 2000年7月出现身目黄伴疲倦乏力,查戊肝抗体阳性,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重迭急性戊型肝炎,经护肝降酶治疗1个月,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。
- 2002年因腹胀、双下肢水肿,在外院查B超发现肝硬化、腹水、脾大。拟诊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、活动期住院治疗,好转后出院。
- 2003年3月、5月、7月及12月分别4次因饮食不慎,出现呕血、黑便在我科住院,诊断为“血证、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”,经内科止血制酸、降门脉压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,血止后出院。
主诉
- 2004年4月1日,患者在家进食后出现胃脘不适,大便黑,未予重视,第2日下午3时突然呕吐大量鲜血约600ml,速来我科住院求治。
临床症状
- 疲乏汗出、头晕眼花、心悸气短、口干、恶心呕吐、四肢欠温、尿少、大便色黑。
- 面色、唇甲苍白,全身皮肤湿冷,前胸及后背散见多个蜘蛛痣,双手肝掌,四肢冰凉。
- 舌质澹,脉细数无力。
西医诊断
-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。
- 乙型肝炎并上消化道出血。
中医诊断
吐血(气虚血脱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