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喜定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张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64岁
- 病历号:15404
初诊(2014年12月22日)
一、主诉
左腰背部疼痛2周。
二、现病史
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灼痛,后出现米粒样大小暗褐色疱疹,逐渐融合成片,范围逐渐增大,疱疹间皮肤呈红色。到私人诊所求诊,予口服药物治疗(具体使用药物和剂量不详),疱疹渐结痂脱落,但左侧腰背部阵发性灼痛,发作时疼痛难忍,影响睡眠等日常生活,遂来就诊。
三、症见
- 左侧腰背部疱疹结痂脱落
- 患处皮肤色黯红,有少量色素沉着
- 触之无痛
- 睡眠差
- 烦躁口渴
- 小便短赤
- 大便略干
四、舌脉
- 舌紫黯苔黄
- 脉弦细数
五、西医诊断
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
六、中医诊断
蛇串疮,证属气滞血瘀、余毒未尽
七、治法
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、清解余毒
八、方药
- 鸡血藤 15g
- 鬼箭羽 15g
- 红花 15g
- 桃仁 10g
- 元胡 10g
- 川楝子 10g
- 香附 10g
- 陈皮 10g
- 丝瓜络 10g
- 车前子 10g
- 忍冬藤 15g
- 玄参 10g
九、用法
取5剂,水煎服,日1剂,分2次服
二诊(2014年12月28日)
一、服药后反应
服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,皮肤颜色变浅,仍感疼痛,睡眠可,大小便正常。
二、方药调整
原方减车前子,继服7剂,日1剂,分2次服
三诊(2015年1月6日)
一、服药后反应
患者无明显疼痛,疱疹区少量色素沉着,纳可,睡眠可,大小便调。
二、方药调整
病情恢复良好,原方去元胡、川楝子,续服5剂,诸症皆消
按语
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。因其好发于胸腰部,故祖国医学称为“缠腰火丹”、“蛇串疮”。本病常急性发作,因剧烈疼痛使患者痛苦异常,少数人遗留较剧烈的顽固性神经痛。其一,疼痛持续时间长。其二,疼痛剧烈。临床表现痛觉超敏,疼痛常表现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,多数患者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。发作时患者寝食不安,苦不堪言,痛不欲生。本例患者疱疹已退,患处皮肤色黯,刺痛不已,伴小便短赤,舌紫黯苔黄,脉弦细数,为病后热毒未尽,损伤阴血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瘀之象,遂方用鸡血藤、鬼箭羽、桃仁、红花活血化瘀,元胡、川楝子行气止痛,香附、陈皮、丝瓜络行气通络,车前子、忍冬藤清解余毒,玄参养阴清热。全方共奏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,清解余毒之功。清解余毒以治其因,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,取得了显着疗效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