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的应用与功能

1. 附子的性能与应用范围

  • 性能:辛甘有毒,大热纯阳,其性浮而不沉,其用走而不守,通行十二经,无所不至。
  • 作用:能引补气药,以复散失之元阳;引补血药,以滋不足之真阴;引发散药,开理,以逐在表之风寒;引温暖药达下焦,以祛在里之寒湿,治三阴伤寒。
  • 应用范围: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、内伤杂病、风湿之证、脾胃虚寒、阴盛格阳、阳虚水肿、肠痈、寒热错杂的蛔厥、妊娠腹痛恶寒等。

2. 附子的临床应用

1. 温通血脉

  • 适应症:素体阳虚,遇寒冷则肢节疼痛剧烈,触之加重者。
  • 方剂:当归四逆汤
  • 加减:疼痛剧烈者,加入附子以加强温化通行之力。

2. 温散祛瘀

  • 适应症:跌打损伤之后,每遇气交之变,肢节掣痛或入夜内痛。
  • 方剂:桃红四物汤加秦艽、桂枝、制附子
  • 加减:妇女寒凝经痛,经行错后而量少者,以少腹逐瘀汤加附子。

3. 补血通脉

  • 适应症:虚劳损伤,血行不畅而四肢麻木重着,入夜加剧者。
  • 方剂:黄芪桂枝五物加附子
  • 加减:既能补养营血,又能温化通行,其痹着之变可止。

4. 温经止痛

  • 适应症:日久不愈之痛证,多属寒凝之患。
  • 方剂:《金匮》温经汤加附子
  • 加减:以收温经散寒,补血化瘀之功。

5. 温肾健脾

  • 适应症:劳动汗出,腰部感受寒湿,阳气痹着不行。
  • 方剂:甘姜苓术汤
  • 加减:加入附子,则能治湿及泉,其功效较捷。

6. 温经补虚

  • 适应症:腰脊损伤日久,留瘀为患,长期腰骶胀坠,绵绵而痛者。
  • 方剂:附子配羊肉各适量加油、盐煎服
  • 加减:既能温经通行,又能益气养血,其效可期。

3. 附子的注意事项

  • 性能:辛热有毒,是纯阳之品。
  • 应用:临床上往往有人少用或慎用,甚或忌用,或者虽然在临床中也偶然应用,但多侧重于扶阳而忽略其他。
  • 建议:应辨证准确(无咽干、发热、脉数、苔黄、舌红等热象),配伍得当,煎煮得法。

4. 附子的总结

  • 张景岳:称之为“四维药”之一,确是卓识之见。
  • 应用:只要辨证准确,配伍得当,煎煮得法,纵然没有“四肢厥逆”等阳脱之症,仍可用之温养通行,促进人体气血的流通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