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9岁女性,胸痛掣背,憋闷,动则气急,倦怠无力,胃脘作胀,病程1年余。舌黯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证型为心气不足,气机不调,血行不畅。
血行不畅心气不足气机不调
查看详情 →
男,66岁,主诉眩仆后遗留头晕胀痛、言语含煳、口眼㖞斜、左侧半身不遂、面赤、夜寐不安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中风偏瘫,证型肝阳风火上扰,病因病机肝阳骤涨,心火暴盛,风火相煽,夹痰直窜脑络。舌象苔薄黄,脉象脉弦数。
血行不畅中风偏瘫肝阳上亢风火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主诉颈项不适,身热,口干,咽干。病程6年。中医诊断虚劳。证型肾阴亏虚,瘀热内蕴。舌稍红,苔白。脉弦数。血小板持续性增多,骨髓增生活跃,巨核系明显增生。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,虚火上炎,瘀热内蕴。
血行不畅血小板增多症肾阴亏虚瘀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诉睾丸胀滞不适,劳累后加重。病程4年。中医病名筋脉瘀阻,证型血行不畅,肾精受损。舌苔薄白、质暗红,脉弦细。
血行不畅精索静脉曲张筋脉瘀阻肾精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0岁。主诉痛经史,左面神经损伤断裂,左耳鼓室成形术后,左脸颊麻木不仁,口角向右㖞斜,舌尖微偏右,伸动不灵活,右眼闭合不紧,目珠胀痛,视物模煳,大便干结,每隔3~4天1次。中医诊断络脉受损,血行不畅。望诊见舌苔薄,面色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症状及病史。切诊脉细弦,后诊脉细弱、细。
血行不畅面神经麻痹络脉受损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,双下肢间歇性疼痛3个月,双小腿沉重、酸胀,间歇性跛行,双足怕冷,遇寒加重。双足发凉,色白,皮肤不温,足背动脉搏动减弱。舌质暗红、苔薄白,脉沉细。阳虚血瘀。
血行不畅动脉硬化闭塞证阳虚血瘀下肢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主要症状为左右两乳坚硬肿块,肤色如常。病程较长,月经将至前硬块变大,月经后复小。舌象色正常,面容黄滞,脉象弦缓。经汛愆期,食纳不旺,胸中郁闷。中医诊断为肝郁结滞形成“乳中结核”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、血行不畅。
血行不畅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经汛愆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主诉颈部疼痛伴右臂及手指麻木疼痛一年余。精神萎靡,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颈活动受限,颈椎5~6棘突间压痛并放散至右臂,右前臂外侧感觉迟钝。X线示颈椎5~6椎间孔变窄,呈增生改变。辨证为肾气不足,卫阳不固,邪气入侵,血行不畅,经络阻滞。
血行不畅颈椎综合征肾气不足卫阳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胁痛,口苦,饮食减少,腹胀,气短,小便黄,右胁胀痛,矢气频作,疲乏无力,大便不爽。舌暗红,口唇紫。肝肋下可触及,压之稍痛。转氨酶升高。辨证为肝胆郁滞,血行不畅。脉弦硬。
血行不畅慢性肝炎肝胆郁滞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犯岁,性别女。主诉经行腹痛14年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阳虚宫冷,血行不畅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病程长,经期腹痛伴冷感,腰胀坠,经血暗红有血块。
血行不畅痛经阳虚宫冷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眩晕1年余,下肢关节疼痛。动脉硬化,高血压(170/110mmHg)。脉弦硬,舌苔黄,质暗。肝阳亢盛,肝阴不足,血行不畅。
血行不畅眩晕高血压关节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8岁,五心烦热,夜间尤甚,急躁易怒,善太息,失眠多梦,头晕心慌,身倦乏力,精神萎靡,面有黯斑,下眼睑微暗,舌质红绛,苔薄黄,脉沉细涩。病程八年,自1976年起持续潮热烦闷,1977年怀孕后加重,心中懊侬,坐立不安,彻夜难眠,喜饮凉水,冬季亦然。面色断斑,血行不畅,淤久化热。
血行不畅五心烦热阴虚内热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足背起针尖大小红点,渐发展至四肢及躯干,脐周疼痛,便隐血阳性,血小板减少,腹痛,双足肿痛,影响睡眠,胸痛,疲乏,便溏。舌略红,脉虚弦,唇略紫。辨证为气血郁滞,筋脉失养。病程较长,属过敏性紫癜。
血行不畅过敏性痔疮气郁络阻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女性。主诉每晨乳胀,流奶汁2个月,月经期血块多。脉涩,舌暗红有瘀斑。症属瘀血阻滞,外溢所致。中医病名乳漏,证型瘀血阻滞。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,血流不畅而外溢。
血行不畅乳漏瘀血阻滞月经血块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面颊、眼睑红肿,瘙痒,眠差,偶发心悸,病程十天。风热入血。风热入血,上攻头面。面色正常,舌尖微红,脉弦细。纳食可,二便调,月经正常。眠差,偶发心悸,脉弦细,舌尖微红。
血行不畅过敏性皮疹风热入血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诉心前区绞痛阵作,痛引左肩臂,心痛彻背,汗出肢凉,面白唇紫,手足发青。既往有胸闷气短,精神抑郁,心烦易怒,头晕咽干不寐。舌质紫黯边有紫斑,舌苔薄白。脉沉弦而涩。辨证为肝郁气滞、气滞血瘀、血行不畅、心脉淤阻。
血行不畅心脉淤阻肝郁气滞气滞血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月经初潮18岁,一向错后10~30天,经行第一天少、小腹及乳房胀痛,痛过于胀,腰脊胀坠,带下色白质稀,婚后未孕。脉沉细,苔薄白,舌质淡。诊断为痛经、月经不调。辨证为阳虚宫寒,血行不畅。二诊脉弦滑,苔薄白,舌质如平。三诊经期延长,胃脘胀满,时或欲呕,妊娠免疫试验阳性。四诊肢体乏力,脉滑,舌苔如平。
血行不畅月经不调阳虚宫寒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胃切除术后反复腹痛2年。胃脘痛。术后脉络损伤,气机不利,血行不畅,不通则痛。舌质红,苔腻。脉细弦。
血行不畅胃脘痛术后粘连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39岁。头晕3年余,劳累及心情不佳时加重。体型较胖,面色潮红。舌质暗澹体稍胖大、边有瘀斑、苔白腻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:脾虚湿阻,血行不畅,肝阴不足,风阳上扰型眩晕。主症:头晕、耳鸣、头目胀痛沉重、胸闷、恶心、周身困倦乏力。病机:脾虚湿阻,痰瘀互结,肝阴不足,风阳上扰。
血行不畅眩晕脾虚湿阻肝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65岁女性,慢性支气管炎10年,主症为咳嗽、痰多色白、胸闷、倦怠乏力、动则发喘、口唇指甲青紫。舌黯红苔少可见淤斑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心肺气虚、夹血行不畅。四诊显示咳嗽、痰多色白、胸闷、倦怠乏力、动则发喘、口唇指甲青紫,舌黯红苔少可见淤斑,脉细弱。
血行不畅慢性支气管炎心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