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缺血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于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35岁
- 职业:干部
- 初诊日期:2002年4月22日
主诉
心慌、头痛3天。
病史
3天前出现心悸、头痛、恶心、疲乏无力、夜眠多梦,烦躁易怒,午后低热。
中医诊断
- 诊断:心悸
- 证型:气阴两虚
西医诊断
- 诊断:心肌缺血、颈椎病
初诊治法
补气养血,滋阴复脉。
初诊方药
- 炙甘草 12g
- 太子参 15g
- 桂枝尖 5g
- 天门冬 12g
- 麦门冬 12g
- 干生地黄 18g
- 阿胶 8g(烊化)
- 炙黄芪 15g
- 紫丹参 15g
- 焦远志 12g
- 柏仁 12g
- 枣仁 12g
- 生龙骨 24g
- 生牡蛎 24g
- 佛手片 12g
复诊情况
- 复诊日期:5月7日
- 服药剂数:12剂
- 症状变化:自觉上述症状减轻,午后低热已退,睡眠好转,脉细,律齐,舌质澹暗,苔薄白。
- 调整治则: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
复诊方药
- 炙黄芪 15g
- 太子参 15g
- 焦白术 12g
- 软柴胡 12g
- 升麻 6g
- 广陈皮 10g
- 紫丹参 15g
- 焦远志 12g
- 柏仁 12g
- 枣仁 12g
- 炙甘草 12g
- 当归身 12g
- 佛手片 12g
按语
《伤寒论》载:“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”本案是以心血不足,不能养心,故致惊悸。心血亏耗,不能上荣于脑,见头晕、头痛。阴亏于内,虚火内动,见于多梦,烦躁易怒。阴亏内热,见午后低热。心气不足,心血亏耗,见疲乏无力。舌质暗红、无苔为阴虚内热,血行郁滞之象。故用炙甘草汤加减,以益气养血,滋阴复脉,理气安神为治;炙甘草甘温复脉,生黄芪、太子参以补气,桂枝尖通阳,干生地黄、天门冬、麦门冬、阿胶、焦远志、柏仁、枣仁以滋阴补血,养心阴;生龙骨、生牡蛎以安心神;佛手片以理气,紫丹参以活血。全方以养心阴,补心气,使脉律较快恢复,症状较快消失。后以补中益气汤合炙甘草汤两方加减合用,以补益中气加强后天,巩固疗效,以收全功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