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洪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15岁
  • 职业:学生
  • 初诊日期:1995年7月17日
  • 门诊号:95272

主诉

发作性抽搐伴语言不清1月余。

病史

1995年6月中旬发现右侧嘴角肌肉及右手发作性抽搐,言语突然变为不清晰,每天数发,且走路时右侧上下肢时而软弱不协调,以致多次跌倒,上下楼甚为吃力,走快时亦易跌倒。遂去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治,经CT、磁共振、外周血管电脑彩色声像图等多项检查发现:双侧脑动脉血管狭窄,部分区域血流方向与常人相反,提示脑血管有畸形,诊断为烟雾病。因现代医学暂无特殊方法治疗而出院,慕名求杜教授诊治。

初诊情况

1. 诊见

  • 面色:尚可
  • 精神:尚可
  • 身体发育:正常
  • 症状:讲话时吐字欠清晰,时嘴角抽搐,走路稍快则右侧上下肢不协调,不能随意支配,步态不稳,以致跌跤,右侧上下肢时而抽搐,记忆力略降(休学专门治病)
  • 舌象:红、苔薄白
  • 脉象:细数

2. 诊断

中医学之“发搐病”。

3. 分析

杜教授根据《景岳全书》所载“搐,抽搐也,是即惊风之属,但暴而甚者谓之惊风,微而缓者谓之发搐……小儿之实证无他,唯东方之实及中央之滞耳,盖东方木实则生火生风而为热为惊,中央土实则生湿生滞而为痰为积,知斯二者,则知所以治实矣”之论断,并结合患者体质、症状、脉舌等分析,认为此属“发搐”之实证,与风痰内蓄,横窜经络、空窍有关。

4. 治法

清肝理脾、祛风化痰、疏通窍络。

5. 处方

  • 生地黄:12g
  • 白芍:12g
  • 葛根:12g
  • 茯苓:12g
  • 天麻:10g
  • 川芍:10g
  • 郁金:10g
  • 僵蚕:10g
  • 浙贝母:10g
  • 怀牛膝:15g
  • 钩藤:9g
  • 橘红:9g
  • 桂枝:4g
  • 炙甘草:3g

6. 用法

每天1剂,水煎服。

二诊情况

1. 诊见

  • 病情:开始有好转,嘴角及手足抽搐次数较前明显减少,走路步态较前略稳,食欲增进,言语时清时不清,手足心热,自感乏力,余同前
  • 舌象:边尖红、苔薄白
  • 脉象:细重按无力

2. 分析

杜教授认为,此风痰之势已减,肝阴脾气亏虚之征呈现。

3. 治法

养阴柔肝、益气健脾、祛风化痰、活血通络。

4. 处方

  • 生地黄:12g
  • 葛根:12g
  • 天麻:12g
  • 当归尾:10g
  • 川芎:10g
  • 川牛膝:9g
  • 钩藤:9g
  • 红花:9g
  • 桃仁:9g
  • 全蝎:9g
  • 黄芪:25g
  • 制附子:8g
  • 赤芍:8g
  • 天竺黄:8g

5. 用法

每天1剂,水煎,早晚分服。

后续治疗

1. 治疗情况

守法守方,宗二诊方药随症加减治疗,病情续有好转。连续治疗至1997年3月22日,历时近2年,患者除偶感头昏外,其余症状全部消失,并恢复上学,功课能跟上同年级同学的中等水平。

2. 复查情况

1997年4月7日,经原诊断医院复查提示:颅外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升高,符合颅外动脉广泛闭塞、狭窄的病理改变,血流流量的升高,亦符合颅内异常侧支循环广泛形成的改变。病理改变已从根本上得到明显改善。

3. 善后治疗

嘱继服中药丸剂善后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