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(病案5例)
病案1
患者信息
- 姓名:雷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4岁6个月
- 入院日期:2003年4月1日
主诉
发热、咳嗽5天。
现病史
5天前开始发热、咳嗽。家属间断予以退热、止咳药物口服,无显效。遂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,无明显好转,于2003年4月1日由门诊以“肺炎喘嗽”收入院。
入院时症见
- 发热
- 咳嗽有痰
- 纳食欠佳
- 大小便正常
- 咽红
- 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,可闻及中细湿啰音
- 舌质红,苔薄黄
辅助检查
- 2003年4月1日血常规:白细胞计数16.8×10°/L, 淋巴细胞比率9.0%,中性粒细胞比率87.4%,血红蛋白98g/L, 血小板计数299×109/L
- 2003年4月3日血常规:白细胞计数17.1×10°/L, 淋巴细胞比率13.0%,中性粒细胞比率80.24%,血红蛋白98g/L, 血小板计数380×10°/L
- 2003年4月8日:血常规:白细胞计数17.3×10°/L, 淋巴细胞比率65.5%,中性粒细胞比率79.2%,血红蛋白96g/L, 血小板计数667×10°/L
- 血沉:102mm/h
- 2003年4月8日:血沉:72mm/h
- 心电图、心脏彩照均正常
欧老查房意见
- 患儿具有以下特征:
- 男,4岁6个月
- 以发热、咳嗽为主症
- 现双眼结膜充血,浅表淋巴结肿大,双肺干湿啰音,皮疹,指趾脱皮
- 口唇绛红,舌质红,杨梅舌
- 中医诊断:温病
- 辨证:阴虚肺热证
- 治法:养阴清肺,润肺止咳
- 主方:沙参麦冬汤加减
- 药用:沙参8g, 麦冬8g, 白扁豆8g, 桑叶8g, 玉竹8g, 天花粉6g, 杏仁6g, 石斛6g, 甘草4g
- 5剂,水煎服
- 另予丙种球蛋白静滴(按1~2g/kg计算),以迅速退热,预防冠状动脉病变
再次查房记录(2003年4月13日)
- 服药5剂后,发热已退,咳嗽偶作,神疲乏力,汗出较多,口干喜饮,指趾脱皮持续,纳食欠佳,舌红苔少,脉细稍数
- 继以上方加减:沙参8g, 麦冬8g, 玉竹8g, 天花粉6g, 杏仁6g, 石斛6g, 太子参6g, 山药6g, 茯苓6g, 麦芽15g, 鸡内金5g, 甘草4g
- 7剂,水煎服
按语
患儿所患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(川崎病),属中医学“温病”范畴。其发热,咳嗽,皮肤红疹,口唇绛红,指趾脱皮,舌质红,杨梅舌等症,乃因肺热未清,阴津耗伤所致,属阴虚肺热之证,用沙参麦冬汤(出自《温病条辨》)加减以养阴清肺,润肺止咳。在疾病恢复期,阴津不足,正气亏虚,脾胃受损,出现神疲乏力,汗出较多,纳食欠佳等症,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减,以太子参、山药、茯苓益气健脾,麦芽、鸡内金健脾开胃。脾胃得健,阴津得复,则诸症自消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