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文东治尿毒症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李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42岁
- 职业:教师
- 初诊日期:1975年4月13日
既往病史
- 1966年因左肾结石导致肾脏溃烂而全肾切除。
- 1970年因右肾肿瘤而手术,后肾功能欠佳。
现病史
- 今年2月感冒之后出现恶心、尿少。
- 当地医院诊断为“慢性肾炎尿毒症”,遂来上海治疗。
- 经治疗肾功能未见改善。
- 最近检查:非蛋白氮94.2mmol/L, 肌酐318.2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11.9mmol/L。
- 血压20/12kPa。
临床表现
- 恶心呕吐
- 厌食
- 腹泻
- 小便不利
- 面色萎黄虚浮
- 倦怠乏力
- 头昏
- 腰酸
- 下肢浮肿,下午尤甚
- 有时四肢抽筋
- 胸肩酸楚
- 脉濡细无力
- 舌质澹胖
初诊(1975年4月13日)
- 诊断:脾肾阳虚,气化不利,浊气上逆,胃失降和。
- 方剂:大黄附子汤加减
- 熟附子9克(先煎)
- 制川军6克
- 黑料豆15克
- 党参9克
- 白术9克
- 生牡蛎30克
- 陈皮9克
- 姜竹茹6克
- 剂量:7剂
二诊(1975年5月8日)
- 病情变化:呕吐已止,腹泻亦减,四肢抽筋消失,小便较前略畅,头昏,困惫无力,胸肩酸楚。
- 检查结果:非蛋白氮41.4mmol/L, 肌酐443.2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14.7mmol/L。
- 方剂调整:去山药,加丹皮9克,制川军改为9克,黑料豆改为50克。
- 剂量:7剂
三诊(1975年5月15日)
- 病情变化:头晕恶心均减,精神好转,食欲进步,每餐150克。
- 检查结果:非蛋白氮45.7mmol/L, 肌酐388.9μmol/L, 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/L。
- 方剂调整:原方
- 剂量:7剂
四诊(1975年5月24日)
- 病情变化:精神尚好,无恶心呕吐,每餐仍可吃150克。
- 检查结果:非蛋白氮45.7mmol/L, 肌酐388.9μmol/L。
- 方剂调整:原方
- 剂量:7剂
五诊(1975年5月31日)
- 病情变化:胃纳如前,头晕,胸部隐痛已减。
- 检查结果:非蛋白氮43.55mmol/L, 肌酐442.3μmol/L。
- 方剂调整:熟附子9克(先煎),制川军9克,黑料豆50克,萹蓄草12克,党参9克,白术9克,茯苓12克,当归9克,陈皮9克。
- 剂量:7剂
六诊(1975年6月7日)
- 病情变化:无恶心,纳食佳,胸腹部略感不舒,翻身及咳嗽时隐痛,肢软无力,每日大便3~4次。
- 检查结果:非蛋白氮45.69mmol/L, 肌酐353.6μmol/L, 蛋白(+),红血球(0
1), 白血球(01)。 - 方剂调整:熟附子9克(先煎),制川军9克,黑料豆50克,党参9克,白术9克,茯苓12克,陈皮9克,郁金9克,丹参9克,萹蓄草12克。
- 剂量:7剂
按语
- 评按:尿毒症相似于中医“关格”重症。
- 原文引用:《证治汇补·关格门》中说:“关格者··既关且格,必小便不通,旦夕之间,陡增呕恶,此因浊邪壅塞三焦,正气不得升降,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,格应上而生呕吐,阴阳闭绝,一日即死,最为危候。”
- 黄文东经验:脾肾阳虚出现尿少浮肿如用澹渗利湿则无济于事,必须用附子合参术之属以温补脾肾,助阳化气,或可取效。浊气上逆出现呕吐厌食, 必须用制川军合陈皮、竹茹之类以解毒降浊,对降低非蛋白氮,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作用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