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锡纯医案 - 侯姓幼子慢脾风证
初诊
1. 病情描述
- 症状:日晡潮热,两颧发红,昏睡露睛,手足时作抽掣,剧时督脉紧而头向后仰(俗名角弓反张),无论饮食、药物,服后半点钟即吐出,且带出痰涎若干,时作泄泻。
- 脉象:细数无力。
2. 处方
- 药物:胡椒一钱,干姜一钱,肉桂一钱,丁香十粒。四味共捣成粗渣。
- 辅助材料:高丽参一钱,甘草一钱。
- 煎药方法:先用灶心土叁两煮汤澄清,以之代水,先煎人参、甘草七八沸,再入前四味,同煎三四沸,取清汤,八分杯徐徐灌之。
复诊
1. 病情变化
- 症状:将药服后呕吐即止,抽掣亦愈,而潮热泄泻亦似轻减。
2. 处方
- 药物:熟怀地黄五钱,生怀山药五钱,焦白术三钱,大甘枸杞三钱,野党参二钱,炙箭芪二钱,干姜二钱,生杭芍二钱,净萸肉二钱,肉桂一钱(后入),红枣(掰开)三枚,炙甘草一钱,胡桃一个(用仁,捣碎)。
- 煎药方法:共煎汤一大盅,分多次徐徐温服下。
评析
1. 初诊方分析
- 方剂:逐寒荡惊汤原方加人参、甘草。
- 药物选择:
- 干姜:生用则苛辣过甚,加甘草和之,且能逗留干姜之力使绵长。
- 人参:欲以补助胸中大气以运化诸药之力,仲师所谓“大气一转,其结(即痰饮)乃散也”。
- 胡椒:在药房中原系背药,陈久则力减,宜向食料铺中买之。
2. 复诊方分析
- 方剂:《福幼编》中加味理中地黄汤,略为加减。
- 药物选择:
- 芍药:能凉肝胆,尤善利小便,且尤善敛阳气之浮越以退潮热,因此方中特加之。
3. 总结
- 治疗原则:热以补阳,温以滋阴。病本寒凉,是以药宜温热,而独杂以性凉之芍药者,因此证凉在脾胃不在肝胆,若但知暖其脾胃,不知凉其肝胆,则肝胆因服热药而生火,或更激动其所寄之相火,以致小便因之不利,其大便必益泄泻。芍药能凉肝胆,尤善利小便,且尤善敛阳气之浮越以退潮热,是以方中特加之也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