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0余岁,女性。右侧乳房初起作胀,核结如豆,不痛不痒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热毒伤津。面色晦滞,形体消瘦,精神倦息,舌质绛少苔,脉弦涩。二诊后舌澹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
乳腺癌热毒伤津舌绛少苔脉弦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左乳癌手术后服三苯氧胺半年余,月经先后不调,精神疲软,面色萎黄,夜寐不宁,脘腹闷胀不适。舌苔薄腻,舌边齿痕,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两亏,肝肾不荣,冲任失调。1992年11月主诉经临不畅,少腹胀痛,经水瘀紫,夹杂小血块,体态日丰,乳腹作胀。舌苔薄质胖,脉滑。辨证为痰湿瘀血阻滞,冲任络脉失调。1994年3月主诉病毒性心肌炎,早搏频发,胸闷不适,阵发性心前区疼痛,劳累受凉加重。舌苔薄尖红,脉细带涩。辨证为胸阳不振,痰瘀交阻。
乳腺癌气血两亏肝肾不荣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7岁,女性。右乳房发现核桃大小肿块,质硬,推之不动。头晕耳鸣,腰酸,胸闷,心悸怔忡,纳食不馨,大便不畅,左侧肢体活动不利,夜寐不酣。舌红,苔白腻,舌脉紫暗,脉细结代。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,气滞血瘀,痰瘀交阻。
乳腺癌脾虚湿盛气滞血瘀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术后出现腋下、右乳及左颈侧肿块,伴精神紧张。病程自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。中医病名属乳岩。证型为正气虚弱,邪毒内留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黯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寐差,疲乏,背、肩胛尖作痛。切诊见脉细。
乳腺癌肝气郁结正气虚弱邪毒内留
查看详情 →
女,59岁,左腭癌术后近3年,左侧颊部红肿,咽部红,粘膜充血明显,舌薄苔,脉微数,舌黯苔薄脉涩,舌淡苔薄脉濡,苔薄脉濡。中医病名:口腔癌,证型:正气未复,余邪羁扰,扶正祛邪,养阴清热,扶正为主,益气养阴,并祛余邪,和理并益气血。病程长短:术后近3年。望诊:面色正常,舌象薄苔,咽部红,粘膜充血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左侧颈部局部红肿,疼痛,切口愈合尚可,肺部CT提示右肺中叶结节。切诊:脉微数,脉涩,脉濡。
左腭癌正气未复余邪羁扰扶正祛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术后4月余,腋下及左颈侧发现肿块,按之痛。体征见颈部、腋下、右乳肿块,质地硬,按之痛,寐差,疲乏,背、肩胛尖作痛,面色萎黄,舌黯,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正气虚弱,邪毒内留。病属“乳岩”,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,肝气郁结,冲任失调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凝,瘀结乳中。
乳腺癌肝气郁结气滞血凝正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余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左侧乳房结核隐痛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乳房结块,证型为肝郁气滞,热毒内蕴。望诊见舌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精神忧郁,胸闷不适。切诊见脉弦缓。
乳房结块肝郁气滞热毒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颈部、腋下、右乳肿块,质地硬,按之痛,寐差,疲乏,背、肩胛尖作痛。面色萎黄,舌暗,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正气虚弱,邪毒内留。病程自1988年手术后反复出现肿块,持续约2年余。
乳腺癌正气虚弱邪毒内留气化紊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女性,主诉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口腔糜烂、全身乏力。病程自1991年确诊乳腺癌,1994年复发,出现多部位转移。中医病名为乳腺癌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、痰瘀互结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包括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口腔症状、乏力,切诊未提。
乳腺癌湿热阴虚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。右乳肿块,质硬,伴乳房胀痛,病程三个月。右乳外上象限可及3.5厘米×3.5厘米包块,质硬,暗红色,灼热,压痛明显,右腋下可及淋巴结。面色发黄,消瘦,懒言语低,纳呆脘胀,头晕神倦,心悸、气短,便秘、尿黄。舌澹边暗紫,苔薄白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气滞血瘀,痰热交阻。
乳腺癌气滞血瘀痰热交阻肝失条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主诉乳腺癌术后病灶复发,局部疼痛,淋巴肿胀。口干,头痛,大便干结,小便黄赤,夜寐不安,纳差。舌尖绛,苔黄腻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瘀毒内阻,湿热蕴结。
乳腺癌瘀毒内阻湿热蕴结局部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1岁。乳腺癌,伴乳头流脓水,局部疼痛,纳差,大便溏,口干。舌苔白腻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乳腺癌,证型肝郁气滞,冲任失调,痰瘀凝结。病因病机为忧郁思虑,肝脾气逆,经络痞塞结聚成核。
乳腺癌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