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痛经20年,加重2年。经前1周出现乳房胀痛、小腹坠胀,行经后小腹痛剧烈,拒按,痛以脐下为主,近1年痛处转移至右腹股沟,痛呈针刺、刀割样,得温痛减。舌红、苔薄黄,左脉沉细,右脉沉弦。既往病史有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。辨经病在厥阴经、冲脉。舌澹红、苔薄黄,脉弦细。舌暗红有齿痕,苔薄白,脉滑数。舌边澹红,苔薄白,少津,脉弦细。经络诊察见厥阴经、太阴经、足少阴经异常,手太阴经、手厥阴经异常。
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冲脉瘀阻厥阴经失调
查看详情 →
20岁男性,泛酸、心口痛间断发作五年,入院前五十天感冒后胃部钝痛,伴胀闷,四天后腹痛阵发性加重,腹泻,棕色粘液便,呕吐,消瘦。舌质红、苔黄略腻,脉细数。下焦湿热蕴结实证。体温38℃,脉搏120次/分,白细胞计数升高,粪便检查见脓细胞和红细胞,诊断为出血性小肠炎。
便血湿热蕴结脾胃损伤积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吐血便血,大腹胀满如鼓,腹痛便溏,纳少泛恶。舌光而干,渴不欲饮,脉左濡弦右虚缓,后诊脉虚弦,舌光无苔。中医诊断阴阳两伤,脾肾阴阳两亏,肝木克土,清气下陷,浊气凝聚。病程未明。
吐血便血脾肾阴阳两亏肝木克土清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后期3年。病程自13岁初潮,周期正常,近3年月经后期,经量少,色暗黑。伴乏力头昏,胸闷气短,心烦眠差,大便偏干,口干不喜饮,痛经。体征见抑郁貌,手心热,舌质红,舌苔少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,证型为肝肾不足,冲任不充;肝郁气滞,冲任不畅。辨证属肝肾阴虚,冲任不充。舌澹红,脉沉细。舌澹,脉沉弦。
月经后期肝肾不足冲任不畅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30岁女性,主诉结婚9年未孕,月经先后不定期,经前胸胁及双乳胀痛,经行不畅,经来腹痛腰困,月经色暗有瘀块,白带多,少腹胀痛,畏寒喜暖。面色暗晦,舌澹暗有瘀斑,苔白水滑,脉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,寒瘀交阻。
经行腹痛不孕症肝郁气滞寒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清晨腹痛,腹内觉不畅,胀不舒,白带,舌薄腻,脉濡滑,肝气横逆,脾胃为病,舌象薄腻,脉象濡滑。
腹痛腹胀肝气横逆脾胃为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赤痢,发热不恶寒,头闷微痛,舌苔白黄而腻,脉浮数,下痢纯赤,腹痛里急后重。望诊见舌苔白黄而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发热、头闷痛、下痢、腹痛,切诊见脉浮数。中医病名为赤痢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,木火下迫肠间。
腹痛赤痢湿热蕴结肝火下迫
查看详情 →
女,21岁,两下肢疼痛,活动困难,持续5天,病程1月。恶露不尽,寒客经脉,瘀阻不通。面容憔悴,舌质澹,苔白,脉沉紧。
恶露不尽寒邪入客瘀阻不通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。腹痛阵作,大便溏薄,胸脘胀闷,纳谷不香,头眩气升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属脾虚肝郁,证型为肝旺脾弱,病因病机为肝木乘土,痰湿内生,脾失健运。望诊见舌苔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腹痛、胀闷、纳呆,切诊见脉象濡小而滑。
肝旺脾弱痰湿内阻脾失健运肝阳上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右少腹持续性疼痛9个月,放射至周围,偶有刺痛,影响睡眠。苔薄白,脉沉缓。右少腹疼痛,病在足厥阴经。太冲有结节、蠡沟压痛,足厥阴经异常。三阴交有异常反应。腹胀,苔略腻。经络诊察提示足厥阴经、足太阴经异常。
右少腹痛足厥阴经异常瘀血湿气重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童,脘腹疼痛四五日,伴恶心呕吐,曾吐蛔虫1条。面色黄而青,自汗肢厥,小溲黄浑,苔水黄而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蛔厥,病机为下寒上热,蛔虫扰动上膈。望诊见面色黄而青,舌苔水黄而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脘腹疼痛、恶心呕吐、吐蛔虫。切诊见脉弦滑。
脘腹痛蛔厥面黄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。主诉腹胀、腹痛、右胁下疼痛,病程3个月,出现黄疸、腹水。身目诸黄,腹胀痛牵引腰背,大便干结,小便黄少,恶心干呕,纳食减少。舌质红,苔薄黄燥,脉弦数。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,湿浊内蕴。望诊见身目黄,舌红苔黄燥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腹胀痛、黄疸、纳差、便干、尿少。切诊见脉弦数。
胰腺癌肝内转移气滞血瘀湿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腹痛伴有左腹热、右腹凉,病程半年余,近4日加重。腹痛(寒湿血瘀)。舌质隐青有瘀斑,脉沉涩。既往腹膜炎病史,现症见头晕、倦怠、脘闷纳呆、口干不欲饮、易怒善叹息、晨起作泻、右腰部疼痛不移、下肢发凉有麻木感、经期错后。
腹痛寒湿血瘀左腹热右腹凉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