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药+血虚+痛经

25岁女性,痛经,月经周期30天,经期少腹剧痛,腰痛,心慌,泛恶,面有黑斑,经血色黑,量中等。舌苔薄黄边刺,脉细弦。诊断为瘀阻气凝,脾肾两虚,血虚气滞,兼有瘀阻。舌象薄黄边刺,脉细。
痛经血虚气滞瘀阻气凝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34岁,女性,行经腹痛10年,近期因受凉过劳诱发,经行腹痛伴腰酸,经色暗红,量少有血块,面色澹黄,舌薄白,脉弦细,痛经,肾阳不足,寒湿凝滞,肾阳不足,寒湿盘踞胞宫,经血受阻。
痛经肾阳不足寒湿凝滞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主诉痛经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瘀阻气凝,脾肾两虚。主要症状包括经期少腹剧痛、腰痛、心慌、泛恶、面有黑斑、便溏次多。舌苔薄黄边刺,脉细弦。二诊见少腹寒冷作痛,舌苔薄腻有刺,脉细。三诊少腹痛减轻,舌苔微黄边尖刺,脉细。四诊少腹痛止,面部红点,舌苔薄黄边尖刺有齿痕,脉细。
痛经血虚气滞瘀阻气凝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经行腹痛,病程半年,经血涩滞夹血块,伴胸胁胀痛、恶心欲吐,舌暗淡苔薄白,脉沉涩,证属气滞血瘀,瘀阻冲任,经血不畅,情绪急躁易怒,乳房胀痛,经前腹痛剧烈,经血紫暗有块,经行2~3天。
痛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阻冲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主诉婚后3年不孕,痛经15年,经期紊乱,经血有血块,伴呕吐、头晕、肢凉。中医病名痛经、不孕症,证型血瘀气滞。舌黯红,苔薄白微黄,脉弦细略数。妇科检查子宫稍小,丈夫精液正常。病机为血瘀气滞,胞脉不畅。
痛经不孕症血瘀气滞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1岁,经行腹痛8年,疼痛甚剧,伴经血紫暗、血块排出后缓解,四肢不温,面色苍白,乳房胀痛。舌质暗,舌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弦。诊断为寒凝气滞,气滞血瘀。
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肝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主诉经行腹痛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痛经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苔白质稍黯、舌质红、舌红;闻诊未提及;问诊涉及痛经、易怒、腰痛;切诊脉象纤细、寸稍浮、数、右关较盛。
痛经血虚肝气郁结肾虚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22岁。痛经五年,月经初潮周期正常,18岁起指趾尖冷,形寒肢麻,少气懒言,面色少华。经期贪食冷饮后腹部隐痛,经量减少,经期腹痛拒按,得热则缓,经色紫黯成块。寒凝胞宫、气滞瘀阻。面色少华,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
痛经血虚有寒寒凝胞宫气滞瘀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经后小腹痛,病程未明确。痛经,气血虚弱证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少苔,脉象细弱。经后小腹疼痛,绵绵不休,喜暖喜按,按之痛减,体倦乏力,有时心慌。
痛经气血虚弱面色苍白体倦乏力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 月经量少,经来腹痛,食欲减退,两胁窜痛,情志不舒,烦躁,形体瘦弱,面色少华 舌苔腻,脉细缓 痛经 肝郁证 情志不舒,肝病传脾,血亏不得荣养经脉,冲脉血不充则经水少而腹痛 面色少华,舌苔腻 声音无异常,无特殊气味 情志不舒,时生烦躁,月经量少,经来腹痛,食欲减退,两胁窜痛 脉细缓
痛经血虚肝郁少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,主诉结婚5年未孕,月经后期量少,色黑红有血块,经期少腹胀痛,腰痛,经前乳胀。舌澹黄腻、边尖刺,脉细。诊断为血虚气滞,兼有瘀积。二诊舌质红,边微黄尖刺,脉左沉细、右沉弦。三诊舌薄腻、前半微剥尖刺,脉细。四诊舌黄腻,前半微剥、边尖刺,脉沉细。五诊舌黄腻,前半微剥有刺,脉左滑右细。
血虚气滞痛经月经后期瘀积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经行腹痛1个月,月经量少,色暗红,伴小腹剧烈疼痛。舌澹,苔白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痛经(冲任不调),病因病机为冲任不调,气血运行不畅。病史提示患者曾行人工流产术多次,可能影响冲任气血。
痛经气血虚弱冲任不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经期腹痛,伴腰酸、经量少不畅、夹紫红血块。病程4个月。中医病名为痛经,证型为胞宫虚寒,冲任气滞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经期腹痛、腰酸、经血不畅,切诊脉象沉细而带弦。
痛经胞宫虚寒冲任气滞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为月经来时少腹胀痛,经量少色稍暗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痛经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舌象正常,脉象沉细。
痛经血虚气滞血瘀肝郁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经期腹痛剧烈,月经量少色黑,病程3年仅来5次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寒凝血瘀,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于胞络,冲任受损。舌苔正常,脉象沉迟。
痛经气血虚弱寒凝血瘀冲任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正常,初潮13岁,痛经但疼痛不甚。近六年行经期腹部绞痛甚剧,痛时恶寒肢冷,唇青面白,经量多,经净则痛止。脉右微细,左弦细软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黄。中医诊断为痛经,证属寒凝血虚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寒凝、血瘀、血虚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黄,脉微细弦细软。
痛经寒凝血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,少腹胀痛甚剧,经色紫黑成块,量少,乳房胀痛。病程自今年春节后开始。中医病名属痛经,证型为肝郁气滞,瘀血内阻。望诊见舌质偏红,边有瘀点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异常及乳房胀痛。切诊脉象沉弦。
痛经肝郁气滞血瘀少腹胀痛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痛经,病程逾两年,月经周期准,经量少,色紫夹块,经前小腹绞痛,月经净后痛止,乳胀腰酸,下腹觉冷,热熨觉舒,舌澹带紫,苔白中剥,脉弦沉细,冲任虚寒、气血凝滞
痛经冲任虚寒气血凝滞乳胀腰酸
查看详情 →
男,主要症状为行经时尻胯作痛,病程日久。中医病名属妇科病,证型为肝气偏胜、营血亏虚,病因病机为肝血不足、肝气郁结、冲脉受损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经期疼痛,切诊未提及。舌象、面色、脉象未提及。
血虚痛经肝气郁结冲脉受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经期错后,行经小腹坠痛,上连腰背,病程两年余。中医病名为痛经,证型为气血两虚,兼有瘀滞。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,运行迟滞,冲任不畅。舌润苔薄,脉象沉缓,两尺较弱。面色苍白,神疲,夜寐不安,心悸气短,头晕无力。脉沉缓,舌苔薄白。
痛经气血虚弱瘀滞腰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