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为肢体皮下瘀斑、鼻衄齿衄、头晕乏力、月经量多挟瘀块。病程三年余。中医病名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属脾虚气弱,兼有血瘀。面色萎黄,舌淡紫,脉细涩。血象示血小板减少。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,月经量多,伴有瘀血表现。
脾虚气弱血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主诉痛经,经后腰酸肢麻,神疲嗜睡,纳呆便溏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肝脾气滞,气血两虚,阴血素虚,肾气渐衰,肝肾不足,血瘀气滞,冲任气滞。望诊见舌淡红,边有齿痕,苔薄黄腻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经水异常,纳呆便溏;切诊见脉短而弦,脉弦细,脉细软,脉弦。
气血两虚脾虚痛经肝脾气滞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面色萎黄,神疲,舌红苔少,脉弦小,病程10余年,反复呕血,腹水中等,白细胞减少,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,血小板减少,脾肾亏虚,气血不足,气不摄血,血溢脉外,肝络壅阻,气滞血瘀,水湿停聚,病位在肝,与脾、肾相关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肾亏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。月经紊乱12年,月经提前,经血量多,色先澹红后鲜红,有血块,伴腰痛、乏力、头昏、心悸、气短、汗出。面色苍白,舌澹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气血两虚。B超示左侧卵巢囊肿,考虑无排卵型子宫出血。血常规示血红蛋白降低。四诊见舌澹,苔白,脉沉细,面色苍白,形体虚胖。
气血两虚崩漏心悸气短头昏乏力
查看详情 →
41岁女性,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个月,伴腰酸腹痛、盗汗、胃纳欠佳、夜寐差。气血两虚,劳倦伤脾,脾气亏虚,统摄失司,冲任不固,阴血不能内守。舌质澹红,苔薄,脉弦。子宫内膜5mm,血红蛋白76g/L。
气血两虚脾虚血瘀崩漏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主诉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。经期无规律,月经量多,迁延10余天不净,此次月经已24天未止。面色灰暗,舌红质略紫,脉小涩。中医诊断为血瘀凝滞,阻滞血道,血溢而出。舌红质略紫,脉小涩。
气血两虚血瘀凝滞脾虚崩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紊乱2年余,表现为月经量多、有血块,经期延长,1~2周不干净。本次自6月开始出血,淋漓不断至今。面色萎白,精神不振,头晕时作,口干多饮,腰酸腿软,双腿无力,手心灼热,烦热急躁,睡眠欠佳,小便黄,大便干结。舌苔黄厚腻、质红,脉细数。证属阴虚血热出血。
脾虚气血两虚崩漏阴虚血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