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血+肝肾阴虚

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汗多10余年,加重2个月,反复眩晕3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夜间盗汗、面部烘热、咽喉不利、口干、低热、眩晕、耳鸣、腰酸、便血、肛门下坠。舌黯,苔薄黄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汗证,证型为阴虚火旺,阴阳两虚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火亢于上,封藏不固。四诊信息包括舌黯、苔薄黄、脉沉弦。
肝肾阴虚便血汗证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红斑性狼疮病程9年余,症状包括头晕、腰痠、颧红、脱发、肢端紫绀、下肢紫癜、便血脱肛。体征见颧红、颜面耳后胸部红斑,四肢青紫,严重脱发,大便下血,脱肛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为红斑性狼疮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。望诊见颧红、红斑、脱发、肢端紫绀;闻诊未提及;问诊包括头晕、腰痠、便血、脱肛;切诊见脉细数。
肝肾阴虚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血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臌胀,舌白滑而嫩,脉弦涩且郁,肝脾郁结,大腹撑胀,入暮更甚,二便不利。脉濡弦郁数,舌白垢滑嫩,中阳衰微,浊阴窃居,二便不通,三焦为约,腹大成臌,按之坚硬如石。脉弦紧涩,苔白垢较化,脾阳不振,气滞不运,水湿内停。脉转濡涩,舌苔薄白,脾虚气弱,营血亦衰。
臌胀肝脾郁结脾阳虚衰气滞水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久泻二年,病程较长。主要症状为泄泻,泄时多,不泄时少。脉象大而空,浮取甚劲,六至。证属虚寒,兼有湿热之象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。声音与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显示过饮得病,泄时血与水参,倾出皆红。脉象分析认为属紧脉,非数脉。病机为脾胃虚寒,小肠寒而便血,正气难复。
肝肾阴虚久泻脾胃虚寒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大便下血伴脘腹疼痛30余天。素有胃疾10余年,近期因劳倦、饮食不规律致胃脘不适。现症见大便下血色紫黯,倦怠乏力,懒言少语,纳谷不香,胃脘及腹痛,腰痠痛,五心烦热,口干,目涩,睡眠欠佳。面色晦暗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、气虚不摄。病机为肝肾阴虚,虚火内炽,气虚不摄,血失统摄。
便血肝肾阴亏气虚不摄胃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