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下垂

女37岁,月经先后不定期,经水量少色澹,小腹胀坠疼痛,白带多有臭味稠粘,小便黄,大便干,头晕腰痛。中医病名:带下,证型:脾不化湿,火郁胞宫,病因:肝血不足,肝气不畅,肾气亏虚,肝肾两虚,病机:脾阳虚水湿下流,郁于胞宫。望诊: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闻诊:气味有臭味。问诊:症状描述包括月经异常、白带异常、小便黄、大便干。切诊:脉象细。
子宫下垂月经不定期经水量少色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主诉经期超前、量少、子宫下垂感、腰酸肢软、流黄水秽气,病程3年余。中医病名属带下过多,证型为中气不足、湿热下注、带脉失约、任脉不固。舌质红,苔薄黄或黄腻,脉细数或滑数。病机为小产后胞宫受伤,外邪湿热入侵,久病致肾虚中气不足。
子宫下垂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肾虚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尿频、尿残留、少腹部胀满不适,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诊断为子宫下垂。病因病机涉及肾阳不足、寒凝经脉。面色黄暗,舌暗澹红,脉细弱。心悸、肢冷、腰冷胀痛、头痛恶风、大便先硬后溏、小便清、少腹部不适、腹直肌拘挛。
子宫下垂肾阳虚血虚寒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主诉子宫下垂20年,加重10天。病程中伴有腹坠、阴道堵塞感,劳累加重。现症见腰腹下坠、阴道下垂堵塞、小腹坠胀、多汗、纳差、下肢静脉曲张、站立及行走困难。体征见舌暗苔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子宫下垂,证属中气不足、肾气亏虚,病因素体虚弱,复因天冷劳累诱发,致子宫失于固摄。
子宫下垂中气不足肾气不足腰腹下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乳部手术后胸部闷滞作痛,呕恶,夜寐不宁,惊呼,消瘦,腹泻,子宫下垂,白带多。诊断肝脾失调,心气不足。脉象濡软,舌苔净。二诊脉象微弦,舌苔薄。三诊见腹背酸楚,眠欠安,息促,头晕,咽干,纳滞。
子宫下垂乳部手术胸部闷痛呕恶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大便干燥成栗难下,腹部时胀,子宫下垂,小便频数,经来甚少,病程十年。舌苔薄白,脉象濡细。气血大亏,阴不润肠,阳失运行。
子宫下垂大便干燥腹部胀痛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5岁,疲乏,阴部坠胀,小便频数,腰痛,足痉挛,舌薄白,脉细,气虚兼肾虚,气虚下坠,辨证属气虚下坠,病程自2005年5月起,舌苔薄白,脉细。
子宫下垂气虚下坠肾虚
查看详情 →
产后气血俱虚,子宫下垂,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主诉阴户下一物如合钵状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为子宫下垂,证型为气血两虚下陷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,气虚失摄,血虚失养。望诊面色苍白,舌象淡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提及产后症状及复发情况。切诊脉细弱。
子宫下垂气血两虚气血不足气虚下陷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,分娩后2个月出现子宫下垂,小腹隐痛喜按,口渴,面红,大便软,小便短色黄,带下量多色白偏稀,纳差。辨证为肝脾不和,湿滞内停。小腹隐痛,小便短色黄,带下量多色白偏稀,脉弦细。面色红,舌质淡,苔白腻,脉弦细。
子宫下垂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小腹隐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冲任亏损,子宫下垂。中医病名阴挺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涉及冲任失调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病程未明确。
子宫下垂冲任亏损
查看详情 →
65岁女性,会阴部坠胀1个月余,活动后加重,大便干,2~3天1次。舌偏暗,苔白少津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子宫下垂,证型中气下陷证。病程1个月余。
子宫下垂中气下陷大便干结
查看详情 →
31岁女性,营虚经停,子宫下垂,腰酸浮肿,小便多。子宫下垂,腰酸浮肿,小便多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沉细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属脾肾两虚,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,气不摄摄,致子宫下垂及水湿停滞。
子宫下垂营虚经停腰酸浮肿小便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气短、疲乏无力、食欲减退、腰腿酸软、小腹下坠。病史中提及平素体弱,生育一胎,曾小产二胎,近1年症状加重。中医诊断为胃下垂、子宫下垂。辨证为脾胃气阴两虚,夹食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头晕、气短、纳呆、头昏、恶心、腰膝酸软、小腹下坠、月经先期。切诊未提及。
子宫下垂胃下垂脾胃气虚气血两亏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产后腰痛,坐骨神经痛,头剧痛,睁眼困难,噫气,腹部松弛,子宫下垂,顽固性腰痛,冷则不能站起,黄色带下,食欲全无,脉弱,腹部松软,便秘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产后劳损,气血不足,寒湿侵袭。面色萎黄,舌淡,脉弱。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。问诊见腰痛、腹松、带下、纳呆、便秘。切诊脉弱。
子宫下垂坐骨神经痛腰痛便秘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