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7岁,男性。胸部疼痛1天。左8、9肋腋中线处压痛明显,有骨擦感及片状瘀斑,胸廓挤压征阳性。X线示左8、9肋骨折,无明显移位。诊断为左8、9肋骨折。
肋骨骨折胸痛瘀斑压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主诉突然仆倒,不省人事,口眼歪斜,喉中痰鸣,右上下肢偏废不用。中医诊断为中风(中脏腑),病机为风、火、痰内闭。舌象舌尖红,苔黄白相兼而腻,脉弦劲而滑。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脉弦劲而滑。病机为肝气郁逆亢上,痰瘀夹郁火内闭心包,本虚标实。
中风中脏腑肝气郁逆痰瘀内闭心包蒙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程十年,胁中少腹胀痛,疝瘕结聚,大便闭阻,小溲短涩,舌白渴饮,不能纳谷。疟母病史,邪与气血凝结,肝胆受病,气聚成瘕,情志内伤,肝木内震。面色晦暗,舌象白,脉沉弦。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滞血凝,痰瘀互结,下焦阳虚,络脉阻滞。
疟疾肝气郁结肝逆犯胃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,夜间尤甚,伴麻木、喜热恶寒、气短。病程近1年。中医病名脱疽,证型阳气虚弱,气血瘀滞。舌紫,苔薄白,脉弦细。体征见右足趾发凉,第二、三趾缺无。
脱疽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足趾发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声音嘶哑,不能说话6个月余。病程始于外感后,主要症状为咽喉干燥、疼痛、声音嘶哑。现症包括不能说话、五心烦热、夜寐不安、头晕耳鸣、脘腹满闷。体征见两额绯红,舌质红,少苔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失音(喉返神经麻痹),证型为虚火上炎型。病因病机属虚火上炎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失音虚火上炎五心烦热夜寐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男性。主诉右上、下肢不遂,口㖞语謇。病程8个月。中医诊断为中风,证型为血虚有痰,气血不周。脉象细弦,后转为细数。舌质红,苔浮黄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右上、下肢不遂,口㖞语謇。切诊脉象细弦、细数。
中风血虚有痰气血不周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头剧痛,意识模煳,记忆力差,肢体感觉异常疲惫无力,左侧肢体动作不仁,病程未明,脑血栓,瘀血阻滞,脉络闭阻,脉弦劲有力,舌红有紫斑,苔黄腻,证型瘀血阻滞,脉络闭阻,舌质澹红,紫斑消退,脉弦虚
脑血栓瘀血阻滞脉络闭阻邪热亢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三八,主要症状舌强言謇,舌浓边紫,病程二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直接描述,病因病机为心包络间久积之热弥漫,影响机窍功能。望诊见舌浓边紫,问诊提示舌强言謇,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舌强言謇舌浓边紫心包络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5岁。发热持续1个月,体温波动在37.5~38℃,伴有恶寒、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、形体消瘦、下肢痿弱无力、步履困难。突发昏厥,目睛直视,舌动欠灵活,语言謇涩,神志不清,手足乱动如寻物状,呃逆频作。体温37.3℃,血压140/110mmHg,半昏迷状态。舌尖红,苔黄腻,脉弦滑,右脉大于左脉。热邪内陷,过传心包。
温病逆传心包肺胃郁热痰火内盛营分热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知饥不欲,食则膑胀,小腹酸痛。肝胃两经病。胁中有形,因怒劳动肝,致气血凝结。当脐坚硬,上下气不相通。脉沉迟,疝冲瘕聚,收引拘束痛甚。脉沉伏,逆痛不止,厥阴挟冲气为患。右胁下痛入少腹,阴囊肿大,便利觉热,小溲不爽。色悴,脉芤,下焦疝瘕。脉微涩左弦,跗臁麻冷,走动无力,少腹微满,睾丸日肿。冲任病,肝肾精血不足。浊阴聚。阳微阴浊痹阻。阳虚疝瘕。
肝胃两经病浊阴聚阳明虚厥阴来侮
查看详情 →
男,烦劳太过,失眠复作,神志烦乱,肝火上扰心经。脉弦大而滑数,左关较盛。肝火亢盛,痰热内蕴。
失眠肝火上炎痰热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4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,夜间尤甚,不能入睡,喜热恶寒,有时气短。病程近1年。中医病名脱疽,证属阳气虚弱,气血瘀滞。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,感寒湿,气血凝滞,经络闭塞。望诊见舌紫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足趾发凉,第二、三趾缺无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脱疽肾气不足寒湿侵袭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本医案未提供患者基本信息、中医诊断、四诊信息等病情描述,仅列药物组成、制作方法及按语内容。因此,无法提取符合要求的病情特征信息。
顽痰恶风热毒瘀血经络阻滞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头晕、胸闷伴心前区疼痛3年,面色灰暗,舌苔白厚腻,舌质稍胖而紫暗有齿痕,左手脉弦而涩,右手脉弦而滑,血压23/14kPa,心前区疼痛放射至左肩,痰多白粘,胃不适,汗出无力,心悸气短,辨证为痰瘀闭阻,痰盛于瘀,心阴亏虚,气血失畅。
心阴亏虚痰瘀闭阻气滞血瘀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性患者,主诉发热、头痛、身痛后出现左下肢瘫软,病程10天。神识痴滞,口鼻流涕涎,二便不利,舌质红苔腻,脉细滑数。证属湿热毒盛,蒙蔽心窍,浸肌阻络。
小儿麻痹症湿热毒盛心窍蒙蔽肌络阻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主诉脾湿痰盛,肝热扰及少阳,惊悸恐惧,头痛,呕吐。脉弦滑而数,左关较盛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惊悸,证型肝郁化热,脾湿痰浊。病因病机肝热脾虚痰湿。问诊惊悸恐惧,呕吐,头痛。切诊脉弦滑而数,左关较盛。
肝经热郁脾虚痰盛惊悸不安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46岁。主诉右足趾疼痛,夜间尤甚,伴麻木、发凉,喜热恶寒,有时气短。病程13年。中医病名脱疽,证型阳气虚弱,气血瘀滞。望诊舌紫,闻诊未提,问诊有麻木、疼痛、恶寒、气短,切诊脉弦细。
脫疽肾氣不足寒濕侵襲氣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情志抑郁,悲思日久,纳减半载。悲属肺,醒则气窒,睡醒时症状尤甚。右寸脉细数而小滑,伏火挟痰。舌象未提,面色未提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问诊示悲思无由,悲泣后觉爽快。脉象细数而小滑,气结成痹,升降失常。
痰火痹结肝气郁结肺气不畅胃纳呆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男性,主诉情绪激动后昏仆,头眩痛,恶心作呕,神识模煳,左半身不仁,两目失明。病程7年,血压持续偏高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左弦滑有力,右弦虚。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,脉络失养。病机为阴虚阳亢,脉络失养,肝热上扰,气血不畅。
高血压阴虚阳亢肝热清降经络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情绪波动导致气厥,牙关紧急,涎潮昏塞。中医病名气中病,证型气机逆乱,病因情志不遂,病机气逆上冲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情绪刺激诱发,病程急骤。
气厥牙噤涎潮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