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岁女性,形体消瘦,神识恍惚,二颧发赤,舌质红绛边有瘀点,体温39°C,寒热往来,热多寒少,烦躁不安,口苦纳少,口渴不善饮,小腹胀满拒按,小便发黄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热入血室,病机为外感邪热内陷血室,血热互结,阻于胞宫。病因病机涉及外感风热,经期邪热内陷。
热入血室血热互结瘀热内陷营分有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五三岁,每日疟发于午后,二便清利,小便黄短,腹部略胀。舌润无苔,脉虚软带弦。诊断为久疟体虚。病因病机为久疟伤正,正虚邪恋。
久疟体虚脾胃虚寒顽涎内扰正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每日中午出现恶寒,四肢逆冷,无汗,约两小时缓解。体质虚弱,常感全身无力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营卫不和,病因外邪袭表。
营卫不和外邪袭表气血虚弱四肢逆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为寒战、高热、头痛,病程为间日发作。中医病名为疟疾,病因病机为感受风寒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描述寒战、高热、头痛及发作规律,切诊未提及。
间日疟风寒侵袭
查看详情 →
男,39岁。寒热交替,周身酸痛,疲乏无力,口苦胁痛,壮热口渴,头昏脑胀。病程反复,曾查到间日疟原虫。体弱面黄,舌赤尖红,脉弦滑。邪在少阳,热瘀胆腑。
疟疾少阳证胆腑热寒热交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寒战而热,间日疟状,热甚时昏沉谵语。脉濡而微弦,舌心苔老黄且厚,口渴溺少,大便黑溏,腹痛后重微,肠腑宿滞与湿浊未净,阻其气机。暑邪夹湿,湿留连于肠胃,夹食夹痧,肠腑之气奔迫而下,腹痛滞下,干黑宿垢渐错杂。湿热之邪郁蒸未化,阻遏气腑,充斥三焦,唇燥齿干,黄苔未退,嗳闷胀,寝食俱废。
疟疾湿热肝胆肠胃三焦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女性,主诉夜间高热18天,每日下午3时开始发热,夜间10~12时体温达40℃,伴寒战、头痛、腰痛、眼痛、出血点。舌淡红,苔略黄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夜间高热,辨证为邪在少阳,波及阴分。病因病机为外邪入侵少阳,三焦气机不畅,胆中相火炽盛,邪犯阴分。
寒战发热夜间热少阳郁热阴分受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每日下午寒战发热,体温39℃,汗出热退。脉弦数,舌苔薄黄。诊断为疟疾,邪在少阳。
疟疾邪在少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。主诉疟疾病程一月,间日发作,寒战鼓颌,继则壮热渴引,头痛、恶心,汗出热退后嗜睡。体征见急性病容,神疲嗜睡,脉弦细,舌澹红,薄白苔,体温37.5℃。实验室检查血涂片找到疟原虫。中医病名疟疾,病因病机为外感疟邪,邪正相争。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淡红,舌象澹红薄白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寒热交替、头痛、恶心,切诊脉弦细。
疟疾寒战壮热头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畏寒发热,寒热往来1年,睡眠极差,大便溏薄,舌白,脉弦缓。证属热邪郁遏血室,扰心犯胃。
热入血室寒热往来血海空虚心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