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出现下利完谷症状,脉两尺寸俱弦长,右关浮于左关一倍,目外眦如草滋。中医诊断为肝风传脾,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风邪侵袭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程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。
下利完谷肝风传脾脉弦长右关浮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高热,恶寒无汗,头痛骨楚,咳嗽气逆,胸痞纳少,病程7日。舌苔薄腻,脉浮。病邪犯表,太阳证,病邪转入少阴,邪从热化,阴液受伤,肾水不能上承,心火无以下降。舌苔黄质红,脉细数。
少阴证太阳证心火亢盛肾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主要症状为腰痛、小便短涩频数、色黄、点滴刺痛、痛引小腹、头痛恶寒、无汗、手足不温、面色萎黄、舌质淡红、苔薄黄。病程自1973年5月起,持续3月余。中医诊断为淋病,证属少阴,兼太阳伤寒之邪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内郁少阴,气机不利,下焦气化失常。舌象淡红,苔薄黄,脉象未提及。
肾盂肾炎少阴伤寒气机不利下焦气化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,水肿3年,乏力气短6月,发热1周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,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恶寒发热,颜面及肢体浮肿,纳差,腰膝酸软。舌质澹,苔白。脉沉细数。少阴发热证。病程长,肾功能衰竭,心功能Ⅳ级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水湿内停,复感风寒之邪。
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心功能级发热待查
查看详情 →
六岁女性患者,主诉胃发热三天,素体虚弱,感冒常作。体征见全身发烫、肢冷而掌心热、面㿠白无神、倦怠、无汗,脉沉紧,舌淡红苔白腻。诊断为少阴病,太阳、少阴表里俱病。
少阴病太阳病寒邪入里面白
查看详情 →
二十三岁男性,主诉下利、四肢微厥、烦渴喜饮、神昏谵语、肌热如焚。脉滑数有力,舌浊中黄,下利稀水臭秽难闻。阳明温病,阳极似阴,里热炽盛,热深厥深,热扰心神。
阳明温病阳极似阴里热炽盛热扰心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、心悸、手麻、上肢振颤。病程自1973年始,至1976年加重。中医诊断为少阴心肾阳衰。病因病机为肾阳不振,不能升腾上济于心。望诊见面浮肿,舌澹苔白滑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眩晕、纳呆、夜卧不宁、背畏寒、膝关节疼痛、肩臂肌肉颤抖、月经提前色黯有瘀块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心悸眩晕肾阳虚心肾阳衰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恶寒高热,全身酸痛2天。高血压、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,CKD2期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浮数。感冒(外寒里热)。外感风寒,内有里热。
感冒外寒里热高血压糖尿病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,发热1天,体温39.7℃,恶寒,无汗,咳嗽,咳黄痰,质稠量少,神疲乏力,舌淡苔白,脉沉数,舌淡苔薄黄,脉沉,舌质淡,苔薄黄,脉沉细,太阳证,少阴证,外感风寒,正气不足,邪郁化热,肺内热盛
发热恶寒无汗出咳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伤寒,病程六日至九日。中医病名为伤寒,证型为太阴证。病因病机为伤寒邪气入里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未提及,切诊表现为脉弦紧。身体出现黄色症状,伴有自汗。
伤寒太阴证黄色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5岁,男性。嘴唇翻翘,眼珠微突,神情忧郁,纳差,便溏,四肢清冷,面色萎黄,舌质淡,边缘有齿痕,少苔。足太阴寒邪凝滞,脾阳受戕,兼少阴心肾损伤。眼胞属脾,脾主肌肉,唇为脾华,舌象提示脾阳衰败,阴寒凝聚。四肢清冷,神靡,烦躁,失寐,舌淡少苔,证属太阴寒极,传及少阴。
唇翻眼鼓脾阳衰败四肢清冷舌质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主诉经闭4年。全身水肿,下肢凹陷性水肿,肌肉颤抖,头昏,畏寒,不欲食,神疲倦卧,四肢清冷,声低气短,面色青暗无泽。舌澹胖有齿痕,苔薄白,脉伏。中医诊断为少阴证经闭,阳虚水肿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阴寒内积,少阴虚衰。四诊显示面色青暗,舌澹胖有齿痕,脉伏,畏寒肢冷,神疲声低,水肿明显。
少阴证经闭脾肾阳虚阳虚水肿
查看详情 →
产妇,呕吐不止,腹中大痛,少气懒言,身重无力,少阴证,外感寒邪,阳气不足,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少阴证呕吐腹痛少气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四十五岁,主诉表里俱热,烦躁异常,脉微弱不起,舌苔薄微黄,大便日行一次,小便赤涩短少。中医病名属温病兼痧疹,证型为伏气化热,外感传染激发,病机为三焦脂膜窜入少阴,遏抑肾气,水火之气不相交。望诊见舌苔薄微黄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提示病程属急性,切诊见脉微弱不起。
少阴证温病痧疹心火亢盛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36岁,病程2月,主要症状为头痛。中医病名为脑瘤,证型为寒邪伏匿少阴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头痛,切诊未提及。病因病机为寒邪伏匿少阴。
少阴证脑瘤寒邪伏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主诉呃逆4天,频呃不止。面色澹青,额汗出,精神疲惫,四肢不温,脉细弱。辨证为年高真阳素亏,寒邪直中少阴,阴寒上逆。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血压12/9kPa,脉细弱。二诊汗渐收,脉较前有力,血压15/11kPa,呃逆不频作。后续血压16/11kPa,偶见呃逆,精神气力恢复。
少阴证呃逆真阳亏虚寒邪直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诉剧烈头痛,夜间尤甚,痛时头部紧缩,影响睡眠。病程长达数年。中医病名属头痛。证型为寒凝经络,表里邪盛。病因病机为陈寒凝聚,表里之邪交织难解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质黯澹,苔黄夹白,根部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神衰气短,四肢无力,手足不温,经常下利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太阳少阴证头痛寒湿凝聚舌质黯澹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经闭4年,形寒肢冷颤抖,全身水肿,行动需人搀扶。全身水肿,下肢尤甚,按之凹陷,遍体肌肉微颤抖,头昏,畏寒,不欲食,神疲困倦,四肢清冷,声低气短,面色青暗无泽,舌体澹胖有齿痕,苔薄白,脉浮。中医病名:经闭,证型:少阴证,病因病机:脾肾阳虚、水饮停蓄。
经闭脾肾阳虚水饮停蓄阳虚水肿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畏寒、发热伴呕吐4天。发热与低血压休克两期重叠,重度。体温38.1°C,血压100/80毫米汞柱,球结膜充血水肿,软腭密布出血点。面色萎黄,口唇青紫,四肢逆冷过足膝关节,渴喜热饮,脉微细稍数,烦躁不安,气短息促,偶咳声嘶,脘腹胀痛,舌红绛,苔根焦黄而腻。瘀热内闭,阳气外脱(阳明与少阴并病)。神志恍惚,谵语躁扰,邪陷厥阴。
少阴证发热低血压休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主诉腹泻一个月,便稀薄杂有米谷颗粒,近两日恶心、未进饮食、未大便,神志不清,手脚发凉,全身发热,两手躁动。体征见消瘦,两目微陷,神志不清,头时时摇摆,面色红,舌澹红湿润无苔,脉微欲绝,体温发热,呼吸较快,时常长吁气。辨证为久利清谷,脾胃虚寒,脉微欲绝,阴盛阳衰,阴盛格阳,孤阳外越,真寒,神昏烦躁。
腹泻脾胃虚寒阴盛阳衰孤阳外越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