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+肝肾不足
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经潮量多,下肢瘀斑10余年。面色萎黄不华,苔薄腻,质澹偏暗,脉细弱。月经初潮量多如崩,经行口鼻目睛出血,口干口臭,身半以上发热,腿足发冷。二诊见苔黄薄腻,舌质暗,脉细数。三诊见苔黄薄腻,脉细。四诊见苔黄薄腻,质红偏暗,脉细。五诊见苔黄薄腻,质暗红,脉细。血小板减少症,中医病名血证、崩漏,证型气阴两虚,阴阳俱损,瘀热伤络,冲任不固;血热妄行,冲脉失约,血虚阴伤;阴阳并调,凉血化瘀,佐以固冲止血;补益肝肾,凉血止血,标本兼顾;肝肾不足,阴虚络热,瘀热动血,血失归藏。
肝肾不足血小板减少症气阴两虚瘀热伤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6岁,女性。经期延长2年,初潮年龄11岁,月经周期紊乱,经闭或经行量多不止,淋漓不净。舌红苔薄,脉沉细,面色偏黄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冲任失调。舌象舌尖偏红,苔薄,脉细。辨证补益肝肾,固冲调经。辨证补肾调冲。舌红苔薄,脉细。
崩漏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年逾七七,时崩时漏,终无净日,持续三月许,腰痛如折,面热升火。崩漏,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持续三月许,症状包括时崩时漏、腰痛如折、面热升火。
崩漏肝肾不足阴虚阳亢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经血暴下、量多如崩,持续一天。病程近一年,月经量增多,色紫黯夹血块,经前或经期胸乳作胀,情绪急躁易怒,腰酸膝软,纳少乏力。舌质红,苔白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属郁火伤阴,肝不藏血。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,气机郁结,郁久化火,致血不藏经。
崩漏肝肾不足郁火伤阴肝不藏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,主诉月经淋漓不断6个月。病程6个月,月经量少色黑,经行不畅,腰背酸痛,小腹不适。中医诊断为漏证,证型为脾肾两虚,血瘀胞络。舌澹暗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二诊时经血已停,腰背酸痛减轻,舌象脉象同前。
漏证脾肾两虚血瘀胞络气血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已婚,月经周期紊乱,阴道流血持续,伴心悸、腰痛、下腹坠痛、睡眠饮食差。面色晦黄,舌澹红,苔白微黄,脉细略滑数。中医诊断崩漏,辨证脾胃不固,冲任受损。望诊面色晦黄,舌澹红,苔白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紊乱、阴道流血、心悸、腰痛、下腹坠痛、睡眠饮食差。切诊脉细略滑数。
崩漏肝肾不足脾胃不固冲任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期淋漓不净,病程5年,伴头晕目干,烦躁易怒,腰酸,便稀,脉沉细微弦,苔薄白,边有齿印。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,脾虚失统。望诊见舌边有齿印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经期异常,有青光眼、肝炎、胆囊炎、肾炎史,曾行输卵管结扎。切诊见脉沉细微弦。
肝肾不足脾虚失统冲任失调血热
查看详情 →
汪某,27岁,已婚。月经期延后,量少,色暗澹,带下清稀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面色晦黯,面部暗斑。中医病名:月经后期。证型:肾虚精亏。病因病机:素体肾气不足,房劳过度,损伤肾气。望诊:面色晦黯,面部暗斑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沉细。
不孕症肾气不足血虚冲任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过多,腰酸似折,右少腹绷开感酸痛。病程较长,曾持续4月,后又复发48天。中医诊断为冲任失固,瘀滞未清。舌象薄紫暗,脉细弦略涩。病机为冲任受损,宿瘀未清,血不归经。四诊显示舌质紫暗,脉细弦,提示血瘀证。
肝肾不足经行过多冲任失固瘀滞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月经紊乱12年,不孕3年。主诉月经紊乱、不孕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崩漏、不孕症。辨证肝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封藏失司,冲任不固,精血不足,胞脉失养。
崩漏不孕症肝肾亏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。月经淋沥不止23日。主症为月经紊乱,量多色暗红,质稠,伴头晕耳鸣、烘热汗出、心烦少寐、腰膝酸软、大便干燥。舌质偏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属崩漏,证型为肝肾阴虚。望诊见舌质偏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包括月经周期、量、色、质及伴随症状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月经失调肝肾阴虚冲任亏虚烘热汗出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,经来先期,量少色红,质稠,两颧潮红,手足心热,咽干口燥,已4年未孕。舌质红,苔少,脉细数。素体阴虚,房劳过度,耗伤精血,阴液亏损,虚热内生,热伏冲任,经血妄行。阴虚血少,冲任不足。
经来先期阴虚血少虚热内生冲任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长期便秘,腰部外伤术后,扁桃体反复感染。面黄欠华,手足清冷,苔黄薄腻,脉细。便秘(内伤外损夹杂,肝肾气血亏虚)。肺热肠燥,肝肾不足,气阴两虚。肺热肠燥,气阴不足。心肝火旺,阳不交阴。舌象薄黄腻质暗,脉细弦、细滑。
肝肾不足便秘阳不交阴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主诉经来先期,量少色红,质稠,两颧潮红,手足心热,咽干口燥。中医病名为月经先期,证型为阴虚内热。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所致。望诊见两颧潮红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经期异常、手足心热、咽干口燥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肝肾不足月经先期阴虚内热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近50岁,时崩时漏,终无净日,持续约3个月,伴腰痛如折,面热升火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属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时崩时漏、腰痛、面热升火,切诊脉细弱。
崩漏肝肾不足阴虚阳亢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52岁女性,经行过多,绵延48天,腰酸似折,右少腹酸痛,苔薄紫黯,脉细略涩。冲任失固,瘀滞未清。舌质紫黯,脉细略涩。
肝肾不足经行过多冲任失固瘀滞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女性,主诉崩漏,病程10年,经期紊乱,经血色黑有块,淋漓不断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肝肾阴虚,热扰冲任。舌红,苔少,脉稍数。面色晦暗,白带多,经血色黑有块。子宫前位,肌层回声欠均匀,后壁不均质回声区,内膜线偏移。病机为肝肾阴虚,虚火扰冲任,痰瘀互结。
崩漏肝肾阴虚虚火扰冲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崩漏3年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崩漏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,舌苔薄白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长期崩漏,经治疗后症状暂时消失。脉象未明确提及。
崩漏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阴道异常流血4天,病程3年,月经周期紊乱,经期延长,经后出现少量流血。舌暗、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崩漏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史中有畏寒、四末不温、眠差、心烦、头晕头痛、易疲倦。舌象为暗,苔薄白,脉细。
崩漏肝肾不足血热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主诉狂笑不能自制约半分钟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脏躁,证型心血亏虚,神不守舍。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,脉沉细。精神恍惚,体倦乏力,头晕心悸,失眠多梦,不思饮食。既往性情急躁,类似症状发作3次,经期过长,达10天以上年余,有痛经史。
肝肾不足脏躁心血亏虚相火妄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