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3岁。主诉心悸气短,胸闷憋气,动则尤甚,呼吸急促,头晕乏力,口唇紫绀,纳谷不香,形寒肢冷,腰膝凉痛,睡眠不安,小便量少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阳不振,水气凌心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,水气上犯。望诊舌黯红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悸气短、胸闷憋气、头晕乏力、纳谷不香、形寒肢冷、腰膝凉痛、睡眠不安、小便量少。切诊脉沉细无力。
心悸形寒肢冷心阳不振水气凌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、胸闷憋气、呼吸急促、头晕乏力、口唇紫绀、形寒肢冷、腰膝凉痛、睡眠不安、小便量少。中医病名为心悸,证型为心阳不足,水气凌心。病因病机为过度饮酒,损伤心脾肾之气,日久损及其阳。舌黯红,苔白腻,脉沉细无力。病位在心脾肾。
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心肌病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心悸、气短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形寒肢冷、面浮肢肿、腹胀、纳差、双下肢散在瘀点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虚劳,证型为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质澹、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、心悸、气短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形寒肢冷、面浮肢肿、腹胀、纳差、双下肢瘀点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形寒肢冷慢性再障脾阳不足肾精亏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畏寒肢冷,大便溏薄,发热持续3个月,每日下午4至10时体温38~39℃。形寒肢冷,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全身乏力,头晕心悸,睡中多梦,自汗,食欲不振,恶心,脐周腹痛。舌质澹胖,舌边齿印深,苔白腻润滑。脉沉细。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,气血两亏。
形寒肢冷头晕心悸食欲不振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7岁。主诉头晕乏力、恶心呕吐。病程10余年,伴高血压。精神不振,面色萎黄无华,肌肤甲错,皮肤瘙痒。恶心呕吐,不思饮食,头晕乏力,视力下降,腰及四肢关节肌肉酸痛,大便干,夜尿频多。舌质淡,有齿痕,苔白腻。脉弦有滑象。中医诊断脾肾两衰,阴阳气血俱损,浊毒内蕴,充斥三焦。病因病机为脾肾功能衰退,阴阳气血俱损,湿浊瘀毒内蕴,上逆犯胃,胃失和降,脾虚化源不足,肾阳虚衰。
形寒肢冷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衰阴阳气血俱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。性生活后半小时出现发热,体温38~38.5℃,持续2~3小时后自行退热。形寒肢冷、头晕目眩、腰膝酸软、全身乏力、胃脘隐痛、食欲不振、心悸失眠、大便溏薄、足跟疼痛。面色萎黄,形体瘦削,舌质澹胖、边有齿印,苔白腻,四肢厥冷,脉沉细。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,气血两亏。
形寒肢冷心悸失眠食欲不振性交发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