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62岁,男性。主诉记忆力下降2年余。中医诊断为健忘病(髓海不足)。症状包括怕热、易心烦易惊、出汗稍多、气短、易口臭、眼干、大便易稀、夜尿3次。脑CT示脑萎缩,头颅磁共振示双侧颞叶萎缩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、脑白质脱髓鞘。舌淡、苔薄白、脉细弱。病因病机为髓海不足,痰瘀内生,阳不内收,气血亏虚。
心气不敛健忘病髓海不足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为宿有痰饮,每届入冬即咳嗽吐痰,胸闷气短。病程两月。中医诊断为痰饮、夜游症。辨证为宿有痰饮,肺失宣降,痰浊壅塞,迷走心窍,扰乱神明,心气不敛,阳不入阴,痰气浮动致夜游。现病史示咳吐白痰,胸闷气短,背冷,大便溏滞,舌红苔白,脉弦滑。望诊见舌红苔白,闻诊未见异常,问诊见咳痰、胸闷、背冷、大便溏滞,切诊见脉弦滑。
心气不敛痰饮夜游症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。宿有痰饮,常微咳吐痰,胸闷短气,近月寐呓语、多梦健忘、心烦便秘,近半月夜游。舌红苔白,脉弦细。病因病机为旧有痰饮,肺失宣肃,痰迷心窍,扰动神明,心气不敛,阳不入阴,痰气浮动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
心气不敛痰饮宿疾痰迷心窍阳不入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主诉间发胸闷、心悸、气短2月余,伴头晕、夜寐梦扰、耳鸣、健忘、颈胀、两手微麻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心动悸、胆石、胆胀。病机属肝胆失调,痰瘀互结,心气不宁。既往有颈椎病史,脑萎缩,双侧苍白球钙化,胆囊多发性结石,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。
心气不敛心悸肝气郁结胆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气短,头晕目眩,活动后加重,发热咳嗽,喘促不能平卧,面唇青紫,呼吸困难,汗出,身肿。体征见神识昏惑,面唇及指端青紫,心尖部3级双期杂音,两肺底湿性罗音,心律不齐,心率128/分,血压95/60毫米汞柱,下肢凹陷性水肿,脉右弦数,左细数不整,舌质红、苔黄腻。中医诊断为心阴素亏,风热袭肺,气阴两伤,心气不敛。
心气不敛风心病心阴虚风热袭肺
查看详情 →
褚某 男 心悸悬荡 漏风自汗 营气不足 平素易感风邪 遗泄两度 肾气虚 舌澹苔白 脉弦滑数且有促意 虚里跳动引衣 心营不足 心气不敛 自汗频频 午后热气上冲 烘至头部 心气不足 卫表失固 遗泄 肾气不足 虚阳上浮
心气不敛心悸悬荡漏风自汗营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