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经停三月余,纳物不香而少,恶阻象,腰部痿楚,湿象较盛。六脉滑实而数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恶阻经停湿象腰痿
查看详情 →
31岁,妊娠2个月,右上腹痛、左上腹痛、呕吐不止。恶阻。肝气犯胃,脾胃失和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弦滑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腹痛伴呕吐,病程短。
恶阻胆囊炎妊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停经60天,恶心呕吐半月,加重1周。停经2月,恶心呕吐频繁,食入即吐,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酸苦水,伴口干,纳食差,寐欠安,小便黄,大便结。舌澹红,苔薄黄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恶阻,证型肝热,肝胃不和。病因病机为肝热,肝胃不和,肝气上逆,胃失和降。
恶阻肝热肝胃不和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受孕二月余,燥热心烦,肢倦乏力,时泛恶欲吐,饮水或就餐即呕吐,夜难入寐,大便干结,小便次数多,色淡黄。中医诊断为恶阻,证型为胎气上逆,胃失和降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而略数。燥热心烦,夜难入寐,大便干结,脉细缓,属气阴两虚,虚火内动。
恶阻阴血不足虚火内动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主诉月经过后42天未见,伴恶心、呕吐、厌食,食入即吐。舌澹,苔白,脉缓滑。辨证为脾肾虚弱,冲气上逆犯胃,胃失和降,属恶阻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,冲脉上逆,胃气失和。四诊信息包括舌澹、苔白、脉缓滑,恶心、呕吐、厌食,月经过后未见。
恶阻脾胃虚弱冲气上逆湿阻中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怀孕近两个月,恶阻较重,恶心欲吐,不能饮食,有两次流产史。现病史示伴有腰酸腹痛。精神萎顿,体气怯弱。症状包括恶心、呕吐多涎、胸闷、太息、腰腹酸胀。舌红苔薄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冲任不固,浊气上逆,肝胃不和。
恶阻冲任不固浊气上逆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停经59天,恶心呕吐,呕吐酸水,食入即吐,头部昏沉,口苦,尿黄,大便不畅,舌红,苔黄,脉弦细滑,恶阻,肝热证
恶阻肝热恶心呕吐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妊娠3个月,主诉顽固性呕吐20天,厌食、恶心、呕吐逐渐加重,食入即吐,吐胆汁,伴有轻度脱水。舌无苔,质红,脉滑。诊断为恶阻,辨证为肝胃不和,兼有痰湿阻滞,气血内聚养胎,冲任脉气盛,气逆犯胃,胃失和降。
恶阻肝胃不和痰湿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妊娠74天,停经50天,早孕试验阳性,尿醋酮试验阳性。主诉恶心剧吐42天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、不思饮食、食入即吐、脘部胀满、吐酸苦黄水、头昏乏力、胸闷烦躁、夜寐欠安、大便艰行、小便黄少、轻度腰骶酸楚。舌质澹红,苔黄腻,脉细弦滑。中医诊断肝胃不和,病因病机为肝胃不和,气机郁滞。
恶阻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舌黄腻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女性,经居三月余,得食呕吐,烦杂不安,坐卧不宁。舌白,脉细弦而滑。证属肝旺侮脾挟痰逆。肝旺侮脾,脾失运化,津聚为饮,冲气挟痰上逆而作呕。
恶阻肝旺侮脾痰逆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妊娠3个月。主诉恶阻后咽喉欠爽,身热头昏,鼻气不利,胸闷咽痛。舌苔白,脉滑。病程涉及妊娠期,症状包括身热、头昏、胸闷、咽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直接说明,病因病机涉及外感暑热。望诊见舌苔白,闻诊未提,问诊涉及症状及病史,切诊脉滑。
恶阻呕恶身热头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孕2个月余。燥热心烦,肢倦乏力,时泛恶欲吐,饮水或就餐即呕吐,夜难入寐,大便干结,小便次数多色澹黄。舌质澹红,脉细缓,苔薄白。恶阻。胎气上逆,胃失和降。舌质澹,脉细而略数,苔薄白。
恶阻气阴两虚燥热心烦肢倦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月经不规则,多后期半月,色黯红,量少,行而不畅,经期小腹隐痛,两乳作胀,头晕腰酸,白带稀量多不臭。舌质偏澹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肾虚肝郁,气血失调。病属肾虚肝郁,气血失调。
恶阻月经不调肾虚肝郁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逾期未下,伴有发热呕吐,中满便秘。脉象滑大兼数,左关较盛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外感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,内有气滞。
恶阻经逾期未下外感发热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胸痞作恶,月事不行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恶阻,证型为肝气郁结,病机为肝气郁结,胃气不和。望诊见已有怀孕之象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痞作恶、月事不行,切诊脉象为两脉弦滑,以右手为甚。
恶阻肝气郁结胃气不和
查看详情 →
宣右经停数月,脉形滑数至尺,胸痞作恶。痰气郁于阳明,冲任之脉无不隶属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滑数。胸脘痞闷,恶心欲呕。
恶阻痰气郁结胸痞作恶脉形滑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主诉怀孕2个月,频繁恶心呕吐。病程1周。中医诊断为重症恶阻,证属水饮停留心下,湿浊上逆犯胃。面色不华,舌质正苔白滑,脉象弦细滑。刻诊干呕频作,吐出为黄色苦水及白色痰涎,精神萎靡,起则头眩。
恶阻水饮停留湿浊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停三月余,曾发恶阻,近因湿痰扰肺而为咳嗽。六脉滑实,左大于右,肺胃脉稍有伏象。中医病名属咳嗽,证型为湿痰扰肺,病因病机为湿痰内蕴,肺气失宣。舌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,病史包括经停及恶阻。脉象为滑实,左大于右,肺胃脉伏。
恶阻经停三月湿痰扰肺咳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性。主诉为湿温发热,病程绵延月余。中医病名为湿热留滞不化,证型为湿热留滞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困郁,阻滞中焦,脾运不健,湿蕴下焦,气失通畅。望诊见舌苔白垢不化,舌苔厚实松脱,舌苔白垢见松化,舌苔蜕而复布腻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大便不利、小溲赤少、腹部白瘩、一旬不大便、中脘气闷。切诊见脉弦滑、脉细滑数、脉细软。
恶阻湿温发热湿热留滞舌苔白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怀孕70日,主诉头目晕眩、恶闻食气、胸闷气逆、恶心呕吐持续30余日,近日呕血。脉滑数,舌苔薄黄。中医诊断脾虚胃热,呕吐伤络。复诊时呕血已停,泛恶瘥,能进食,略感头晕腰酸,脉细滑,舌苔薄黄。病机为脾虚胃热,伤及血络,复诊则兼肾虚之象。
恶阻脾虚胃热呕吐伤络腰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