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8岁,男性。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多思焦虑,四肢无力,忸忡健忘,心悸盗汗,食少不眠,阳事不举。舌淡苔腻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,肾阳不足。病机为脾虚运化失常,生化无权,血少心失所养,思虑过度致阳气虚,阳事不举。
气血亏虚心脾两虚肾阳不足心悸盗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主诉产后身痛,腰背酸痛,四肢酸麻,受风后腿膝针刺感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产后身痛,证型寒邪凝滞经络阻,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,感受暑热,寒邪入侵,气血运行不畅,瘀阻经络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迟。
气血不足产后身痛寒凝血瘀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,面色萎黄,疲乏无力,头晕,斑秃。病程半年余。体质自幼虚弱。中医诊断为斑秃,证型为气血亏虚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斑秃以百会为中心,直径5cm。
气血亏虚斑秃低血压
查看详情 →
段某,男,68岁。左侧肢体无力半年,伴麻木2个月,行走不稳,口角右偏,头晕,手足发凉,腰酸困,气短乏力,耳鸣,面色萎黄。中医病名属中风,证型为肝肾阴虚、气虚络瘀。病因病机为年老精气衰,肝肾阴虚风动,夹痰入络,病久耗伤气血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质红,舌边有瘀点,舌苔白厚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头晕、气短、腰酸、耳鸣、胃胀、便干。切诊脉弦。
气血不足中风肝肾阴虚络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指端麻木、膝盖发凉8年。生育2子,生产期间受凉后出现症状,逐渐加重。易感冒,月经正常,大便偏干。舌嫩澹红偏黯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血痹,证型气血亏虚,脉络瘀阻,兼肾虚。舌质暗,舌体偏瘦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气血亏虚血痹脉络瘀阻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女性。主诉抑郁症10年,睡眠差,头晃动,手颤,偶有心慌心悸。中医病名内风证,证型心肝不足,血不荣筋。舌苔薄白,脉象弦缓平。病程10年,长期服用西药,气血不足,虚风内动,心失所养。
气血亏虚抑郁症内风证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反复头晕3月余。病史有内痔出血。中医病名血劳(贫血),证型气血亏虚、心神失养证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虚数。面色无华,头晕,乏力,心慌,夜寐不安。气血亏虚,脾不统血,失血过多,心神失养。
气血亏虚虚劳心神失养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。左大腿瘘口伴流脓1年,左股骨髁上陈旧性粉碎性骨折,股骨髁上前方缺损,有不透光阴影,骨缺损近端见螺丝钉取出后透光影。左大腿稍肿,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。左股骨慢性骨髓炎。气血不足,阳虚证,肾气不足,气血亏虚,复感外邪,邪毒入骨,骨腐为脓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
气血不足慢性骨髓炎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心悸不安,失眠少寐,时发低热,月经量少,血色浅澹。忧思伤脾,心脾气血不足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缓无力。
气血不足心悸不安心脾两虚思虑过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4岁,女性。主诉皮肤紫斑6天,伴头晕、心悸、气短无力,口不干。舌澹红,苔白,脉沉细。皮肤紫斑位于腿部,压之不痛,反复出现。中医病名肌衄,证型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血不归经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,气虚不能摄血,血无所主而外溢。
气血亏虚肌衄心脾两虚血不归经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失眠2个月余。入睡困难,夜寐不安,脑鸣,纳呆,月经量少延迟。舌质黯淡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型心脾两虚证。病因为劳心费神、紧张,病机为心脾气血亏虚。
气血不足失眠心脾两虚脑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口眼㖞斜、左半身瘫痪、失语、左侧肢体疼痛、肌肉痉挛、夜间失眠。病程较长,脑栓塞后遗症。舌质有瘀点,脉沉而涩、时有一止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,筋脉失养,中风后遗症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,瘀血闭阻。
气血不足脑栓塞瘀血闭阻中风后遗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4岁。面部眼睑出现暗红色小结节,病程2年。皮疹分布于双眼睑、眉弓、两眉间及颊部,呈紫红色粟粒大小丘疹,表面光滑,玻片压之呈苹果酱色,部分有痂皮及萎缩性小瘢痕。中医辨证为气血瘀滞,痰湿瘀阻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外感毒邪,痰湿凝滞血脉。
气血不足颜面粟粒性狼疮气血瘀滞痰湿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9个月乳汁太少,小儿啼哭,食欲不振,心情焦急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。诊断为气血不足,无以化生乳汁。
气血亏虚产后乳汁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产后恶寒发热,周身酸痛,纳少,口苦,大便数日未下。舌质澹红,苔白而薄,脉弦数。产后气血已虚,外邪乘虚而入,正邪交争。邪扰胸阳,心神虚弱,邪袭少阳、枢机不利。三阳并病兼见气血不足。舌质红,舌苔黄薄,脉数。
气血不足产后恶寒产褥感染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妊娠34周,主诉胎位不正(臀位),病程6周。中医病名:胎位不正。证型:气血亏虚型。病因病机:气血亏虚,脾胃虚弱,化源不足。望诊:面色萎黄。舌诊:舌质澹胖、苔薄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疲乏无力、纳食不佳、心悸气短、大便偏溏。切诊:脉细滑。
气血亏虚胎位不正疲乏无力纳食不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主诉后脑不能着枕,着枕则头昏眩晕难以入眠,病程1周。中医病名眩晕证,证型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元神失养。望诊舌红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未提及,切诊脉沉细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脑失所养。
气血亏虚眩晕心脾两虚失眠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脘胀伴心悸怔忡,头目眩晕,神疲乏力,夜难入寐,胃呆少纳,气短而汗出,胸次痞阻而抽痛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而无力,偶见结象。病机为脾气心血一齐亏虚,属气血亏虚,心失濡养。
气血亏虚心脾两虚心悸怔忡胸痛抽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产后8个月,月经过少2月,量少色澹,3天净。面色少华,神倦乏力,纳呆便溏,带下清稀。舌澹苔薄白,脉细缓。证属气血不足、血海不充。
气血亏虚产后月经过少血海不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诉面部皮疹,眼睑、眉弓、两眉间及颊部出现紫红色粟粒大小丘疹,表面光滑,玻片压之呈苹果酱色,部分有痂皮及萎缩性小瘢痕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为颜面粟粒性狼疮,辨证为气血瘀滞,痰湿瘀阻。望诊见面部皮疹分布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病程较长,曾有外用及内服治疗无效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气血不足颜面粟粒性狼疮气血瘀滞痰湿瘀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