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63岁。食后胸部梗阻感,进干食明显。病程自1995年12月起。中医病名:食道癌。证型:脾胃虚弱,气血凝滞。病因病机:脾胃虚弱,气血凝滞。面色红润,体胖。脉象未提及。症状变化包括梗阻感、吐黏水、泛酸水、食管饱胀。病史包括食道癌根治手术及化疗。复查示无转移性病灶,食管X线片无异常。
脾胃虚弱气血凝滞食道肿瘤
查看详情 →
男,4岁,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大便脓血、里急后重、肛周灼热、小便短赤、面色红赤。舌红,苔黄腻,脉数。中医诊断:大肠湿热,气血凝滞。病因病机:湿热之邪蕴结大肠,热壅湿阻,肠道气滞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急性痢疾大肠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腰骶嵴椎损伤3天,疼痛难忍,酸麻引及两髋、小腿,偏左尤甚,腑秘,小溲短赤,痰多咳呛,头晕胀痛,夜寐不宁,素患颈腰椎肥大,左肩酸痛不能举提,1952年患坐骨神经痛,1965~1968年腰部2次受伤,椎间盘突出症。腰部伤筋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腻,脉细弦。气血凝滞,痰热内阻,肝阳上亢,湿浊下注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腰骶损伤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左上臂外侧皮肤灼热、瘙痒,后出现澹红色水肿性斑块,皮肤颜色变白、凹陷、硬化,食欲减退。面色澹白,形体矮瘦,左上臂外侧3cm×4cm卵圆形皮损,边缘清晰,皮纹消失,表面象牙色,光泽发亮,稍凹陷,触之较硬,羊皮纸样感觉,局部对外界刺激不敏感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皮痹,辨证风寒湿邪,袭而为痹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皮痹风寒湿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8岁,女性,痛经1年余,近4个月加重。初潮14岁,周期不规律,无痛经。1956年6月起月经量多,色不正,下腹冷痛,腰酸,乏力,头昏,昏倒,心悸,泛恶。本次症状月经量多,色黑,有大血块,下腹胀痛,腰及肛门抽痛,出冷汗,心悸,泛恶。舌苔白腻根黄、尖有刺,脉沉弦。诊断为冲任虚寒,肾气不足,气血凝滞。二诊舌苔薄白,脉左沉细尺弱、右沉迟弦。三诊舌苔薄黄,尖刺,脉沉细。四诊舌薄白,脉沉细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痛经冲任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颈后部肿痛2周,伴有发热、食欲减退、大便干结、小便黄赤。体温38.9℃,颜面晦暗,头不能抬,颈后肿胀约14厘米×16厘米,中心部状如蜂窝,拒按,深约2~3厘米。舌苔白腻,舌质红,脉弦滑。中医辨证为毒热炽盛,蕴滞成脓,发为脑疽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有头疽毒热炽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男性。腹痛、腹泻、便脓血,每日7~8次,食少纳呆,体倦乏力,时有低热,面色萎黄,身体羸瘦。舌澹,苔白,脉细弱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,湿热蕴结。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,湿热互结,下迫大肠,致肠道气机不利,瘀血浊气凝聚。
脾胃虚弱气血凝滞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腹痛、便脓血2天,病程2天。主诉腹痛、便脓血,伴里急后重、身热、肛门灼热、小便短赤。面色红赤,舌红苔黄腻,脉数。诊断为大肠湿热、气血凝滞。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,湿热之邪蕴结大肠,热壅湿阻,肠道气滞,肉腐为脓,故见脓血便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痢疾大肠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右下肢骨肉瘤术后1月余,右腿疼痛,不能直立行走3周。右脚疼痛,不能直立行走,右下肢水肿,纳差乏力。中医诊断石疽,证属肝肾两虚夹瘀。面色苍白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病程自1990年5月起,术后化疗3次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两虚,瘀血阻络,气血不畅。
气血凝滞骨肉瘤肝肾两虚瘀阻筋络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腹痛、便脓血2天,饮食不洁诱发。症见腹痛频作,大便脓血,日泻50余次,里急后重,身热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面色红赤,舌红苔黄腻,脉数。诊断为大肠湿热、气血凝滞。症见面黄神倦,气短懒言,纳少乏力,舌澹红苔薄黄,脉数弱。诊断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
气血凝滞脾胃虚弱菌痢大肠湿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