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岁女性,头晕目眩,疲劳乏力,夜寐欠佳,面色少华,唇干口燥。脉细数,苔薄舌紫。气阴俱虚,瘀血阻滞。面色少华,舌紫,脉细数。头晕目眩,疲劳乏力,夜寐欠佳,唇干口燥。脉细数,舌紫。
气阴俱虚乳腺癌术后瘀血阻滞白细胞降低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数10年,昼轻夜重,阵发性加剧,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咳嗽(咳嗽变异性哮喘),证型气阴俱虚,痰湿内郁,病因病机为气阴俱虚,痰湿内郁,肺失肃降。舌象薄白,脉象弦滑。咳嗽症状持续,病程长久,邪郁少阳,痰饮蕴肺。舌苔白,脉弦稍大。舌苔薄白,脉象细弱。
气阴俱虚咳嗽变异性哮喘痰湿内郁肺失肃降
查看详情 →
48岁女性,头部闷痛,时而剧烈,病程两个多月,昼夜不止,不能入睡,食纳几废。面色虚浮白,神疲纳呆,月经失调,白带多,舌苔白,脉濡缓。中医诊断脾虚湿郁,清阳失升,后辨证为气阴俱虚,痰热阻滞。
气阴俱虚血管神经性头痛脾虚湿郁清阳失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男性。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数10年,加剧5~6天,昼轻夜重,阵发性加剧。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。舌苔薄白,脉弦大紧。辨证为气阴俱虚、痰湿内郁、升降失职证。
气阴俱虚慢性咳嗽痰湿内郁升降失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,主诉口眼㖞斜近2个月,左侧口眼㖞斜,口涎流出,左眼不能闭合,眼泪流出,大便次数多,下肢浮肿,口苦咽干。舌苔薄白,脉沉弦。辨证为肝郁血虚,外受风邪,后转为痰火郁结,郁而化风,痰火有减,气阴俱虚,痰郁气结,肝木失达,痰湿内郁,上火下寒。四诊见舌苔白,脉弦稍紧。
气阴俱虚口眼斜肝郁血虚风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,主诉久患咳嗽,近期患风温,表证已除,肺中蕴积痰热。形体瘦弱,气短自汗,语音低微,咯痰黄稠,痰中偶见血丝。舌红、苔黄,脉虚弱无力而稍数。中医病名为咳嗽,证型属痰热蕴肺。临床表现包括舌红、苔黄、脉数,病机为肺中蕴积痰热。患者年龄58岁,女性,主诉肺结核病灶已钙化,仍有潮热、自汗、干咳少痰、短气微喘、咽干口燥、倦怠乏力、齿痛松动。舌红、苔少,脉细无力稍数。中医病名为肺痨,证型属气阴俱虚。患者年龄54岁,男性,主诉风温表证已除,咳喘久治未愈。咳嗽较剧,咽干口燥,午后面部烘热,手足心热,盗汗。舌红、苔黄、乏津,脉细稍数。中医病名为咳嗽,证型属肺热伤阴。
气阴俱虚咳嗽痰热肺热伤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主诉咳嗽发热2个多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吐痰、疲乏无力、午后热甚、纳呆食减。舌苔薄白,脉象虚大弦滑而涩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俱虚,痰热蕴肺,木郁化火,阳气不化。
气阴俱虚痰热蕴肺木郁化火阳气不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胃脘疼痛4年,加重3个月,饮酒后疼痛加剧,纳差,多食则恶心呕吐,呕吐后胃痛缓解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,寒食积滞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脾胃阳虚,寒湿内蕴,痰食积滞,胃气不降。
气阴俱虚胃痛肝胃不和寒湿积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女性。主诉血管神经性头痛10余年,依赖止痛片缓解。病程长,症状多样,包括头痛如裂、头晕恶心、眼眶疼痛、视物模糊、脑耳俱鸣、疲乏思睡、头脑不清、失眠、记忆力差、反应迟钝、胃中空虚、痞满不适、心烦心悸、口苦口干。舌苔薄白,脉沉弦而涩。初诊诊断肝郁气滞,寒饮蕴郁,上热下寒证。复诊后诊断气阴俱虚,痰热阻滞,郁而化火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体胖而乏力,口干夜间加重,脉虚而滑。
气阴俱虚血管神经性头痛肝郁气滞上热下寒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