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岁男性,不定时发热一个多月,体温38.5℃~40℃,下半夜热退,伴咳嗽、上腹隐痛。临床表现包括体温39.8℃,头晕乏力,面色㿠白,气短懒言,汗出肢冷,纳差,不寐,大便稀溏,舌质淡苔白,脉虚无力。辨证为中气不足之发热。
汗出肢冷发热中气不足头晕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70岁,支气管哮喘10余年,喘促短气,呼多吸少,气不得续,动则喘息加重,汗出肢冷,面青唇黯,形体消瘦,精神疲惫,面部轻度浮肿,偶有心悸眠差,小便清长。肾不纳气,肺气不宣。面色青黯,舌澹,脉沉无力。
汗出肢冷支气管哮喘肺气不宣肾不纳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心慌不安,喘促,动则更甚,病程一年余。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,证型心阳虚弱型。病因病机为心肾阳气虚弱,真气不足,伤及心阳,心阳虚损。望诊面色不华,舌澹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闷气短,汗出,四肢寒冷。切诊脉沉细无力且结代。
汗出肢冷心阳虚弱心肾阳虚真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3岁,男性。主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,心肌梗死。症状包括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,面色发绀,汗出肢冷。舌质紫黯,脉象沉细。辨证为心阳衰弱,心血瘀阻。
汗出肢冷冠心病心阳衰弱心血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、胸痛3年余,加重1个月。素体虚弱,畏寒怕冷。刻下症心慌不安,胸闷胸痛,气短乏力,头晕神疲,汗出肢冷。舌质暗澹,舌苔薄腻,脉沉细结。中医诊断胸痹心悸,胸痹心痛。证属心脾虚弱,阳虚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阳虚阴盛,心脾气虚,心脉瘀阻。
汗出肢冷胸痹心悸心脾气虚阳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患者,右上腹钻顶样绞痛,阵发性加剧,伴恶心呕吐,得食呕痛俱作。体征见痛苦面容,面色萎黄,形体瘦弱,上脘疼痛拒按,右肩及后背牵掣疼痛。舌苔白,脉细紧。诊断为蛔厥重症,病机属中寒蛔动。
汗出肢冷蛔厥重症寒热错杂虚实显明
查看详情 →
五十一岁,独阴无阳,操劳过度,夏季阳气大泄,猝然昏冒欲仆,汗出肢冷,左股麻木不举,神昏不语。脉大而浮滑,诊断为阳虚邪害空窍,阳虚阳脱。左股麻木不仁,头疼如裂,眼黑头旋。
汗出肢冷阳虚邪害空窍阳虚阳脱神昏不语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右上腹阵发性剧痛4小时,素禀虚弱,经常脘腹冷痛,劳累受寒诱发,伴汗出肢冷,恶心呕吐,3天未解大便。体温37.6°C,脉搏84次/分,血压15/8kPa,腹软,右胁下压痛。诊断为胆道蛔虫症,证属中虚外寒侵袭,蛔虫阻滞。
汗出肢冷胆道蛔虫症中虚外寒蛔虫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气喘6年,再发加重1天。气喘日久不愈,动则喘甚,呼多吸少,气不得续,下肢跗肿,形体瘦弱,神色疲惫,汗出肢冷,精神、饮食较差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弱。中医病名肾虚不纳证,证型肾阳虚,病因病机为肺肾俱虚,肾失摄纳,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,水湿内停。望诊见神色疲惫,舌质澹,苔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气喘、下肢水肿、形体瘦弱、汗出肢冷、精神饮食差。切诊见脉沉弱。
汗出肢冷肾虚不纳肺肾俱虚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痛经加剧,经来量少不畅,色紫夹块,伴有乳房胀痛、恶心呕吐、痛甚则汗出肢冷。面色黧黑,眼圈色暗,脉沉迟,舌质紫、苔薄腻。证属寒入胞宫,气血不畅,冲任失调。
汗出肢冷痛经寒入胞宫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,胸中钝痛,憋闷欲死1天。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冠心病病史。胸闷加剧,面唇青紫,喘促不安,汗出肢冷,脘胀纳呆,大便不畅,小便短少。舌质暗澹,舌下静脉青紫粗大迂曲,舌苔薄白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:真心痛先兆,痰瘀痹阻,胸阳不振,心络不通。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、急性心肌缺血。
汗出肢冷真心痛先兆痰瘀痹阻胸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三十余岁,怀妊三月,秋初发病。主要症状为霍乱症,上吐下泻,汗出肢冷,舌苔黄浊,脉微欲绝,指纹塌陷,手足拘挛,烦躁不安。中医诊断为寒霍乱。病因病机属寒邪侵袭,阳气衰微,脾胃功能失调。望诊见舌苔黄浊,指纹塌陷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烦燥不安、吐泻汗泄。切诊见脉微欲绝。
汗出肢冷霍乱寒邪内陷阳气将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心悸眩晕,病程长短未明。中医病名属心悸,证型为痰热内蕴,病机为痰热内蕴,气机壅塞。望诊见舌绛,苔黄腻;闻诊无特殊描述;问诊见口苦,小便热,月经正常;切诊脉沉弦且滑。
汗出肢冷心悸眩晕痰热内蕴气机壅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心悸眩晕,病程延逾半载。脉沉弦且滑,舌绛有黄腻苔,口苦溲热,汛事仍行。病属痰热轇轕,误补致气机壅塞。
汗出肢冷心悸眩晕痰热壅塞气机壅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7岁。左胸前区剧痛,伴憋闷气短,大汗出,持续3小时。冠心病心绞痛病史。面色苍白,舌澹暗,苔薄欠津,脉沉细。胸闷气短,偶有心前区隐痛,口干烦躁,汗出,皮肤湿冷,四肢欠温。阴阳两伤,病势危急,有厥脱之虑。
汗出肢冷真心痛心阳衰竭心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 产后7日 感受风寒 左半身麻木 上肢手不能端碗 下肢走动趑趄 汗出肢冷 恶露已净 舌淡苔白 脉濡细 产后气血不足 风寒乘虚袭入经络
汗出肢冷产后气血不足风寒袭络麻木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7岁,胸中钝痛、憋闷1天。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冠心病病史。舌质暗淡,舌下静脉青紫粗大迂曲,苔厚白,脉沉滑。中医辨证为痰瘀痹阻,胸阳不振,心络不通。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急性心肌缺血。
汗出肢冷胸阳不振痰瘀痹阻心络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产后10天反复发热、头痛身疼,高热持续不退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神昏谵妄,痉厥烦渴,小便短赤,七日无大便。舌红绛、干燥少津无苔,脉沉细微略数。病为热厥,证属热入营血,热灼真阴,营阴大亏引动肝风,热深厥甚,阴津衰竭。体征见头身灼热,闭目蜷卧,循衣摸床,呃逆晕厥,便臭秽黏稠水样,体温39.4℃,脉搏110次/分,呼吸26次/分。后期热退神清,便溏停止,口干生疮,牙龈糜烂,心烦不寐,舌澹红无苔,脉沉细略数。
汗出肢冷产后热厥热入营血营阴大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哮喘18年,复发半个月。病程长,秋冬季节易发,产后复发,喘闷张口抬肩,遇寒加重,夜不能寐,偶咳白痰,胸胁胀满,食欲减退,四肢乏力。脉沉,似有滑意,舌苔白薄。中医诊断哮喘,证属肾气不纳,脾肺气虚。
汗出肢冷哮喘肾气不纳脾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喘咳二十余年,动则喘息,痰多稀薄,形寒肢冷,咳逆倚息,短气不得卧。喘咳属肾虚咳喘,病因病机为肾虚复感风寒,阳气亏虚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浮大无根,两尺弱。
汗出肢冷肾虚咳喘风寒外袭喘咳加剧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