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皮+肝脾不和

患者34岁,女性,主诉慢性肝炎3年,胁肋持续疼痛,口苦不欲饮,纳少腹胀,恶食油腻,呃逆,心烦急躁,头晕乏力,大便不畅,小便黄。舌边红,苔黄腻,脉沉弦滑。中医病名属胁痛,证型为气郁肝热,肝木乘土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,横逆犯胃,脾失健运,湿热内蕴。
肝脾不和慢性肝炎肝郁气滞肝经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肝炎病史,半个月前复发。精神不振,胸闷腹胀,纳差乏味,恶心厌油,烦躁不安,身目发黄迅速加深,大便干燥,小便黄赤。舌质绛红,苔黑燥,脉弦滑数。中医病名:慢性重症肝炎。证型:瘀热互结、热毒侵入营血、阴黄、肝脾不和,湿热未尽。病因病机:湿热毒盛,侵犯脾胃,损及肝胆,弥漫三焦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舌质澹红,苔薄润,脉弦缓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
肝脾不和慢性肝炎瘀热互结热毒侵营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,少腹胀痛1年,行经时间延长,带下量多,食欲不振,下午双手瘀胀。面色澹黄无华,声低少气,舌暗苔白腻,脉弦缓。中医诊断腹痛,癥瘕(肝脾不和)。病机为脾肾虚寒、肝郁气滞、血瘀内阻。
肝脾不和少腹胀痛脾肾阳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陆妇,主诉腹部坚硬,病程较长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为症瘕,证属气滞血瘀,病因病机为痛久在络,凝聚成形。
肝脾不和肝气郁结血瘀内阻痰浊凝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60岁,主诉间断头痛10年,右侧顶枕部疼痛,急躁易怒,焦虑不安,失眠噩梦。舌质澹红、体胖,苔薄黄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肝郁脾虚,气滞化火,后辨证肝脾不和,带脉失约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肝脾不和头痛肝郁脾虚气滞化火
查看详情 →
55岁男性,发热不恶寒,发无定时,体温37.5℃~39.5℃,面色萎黄晦暗,肝脾肿大,口干纳呆,小便微黄,舌澹红苔黄厚腻,脉弦数,病程4个月,反复发热两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湿热内蕴,肝脾不和,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肝脾不和。
肝脾不和高热肝脾肿大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女性,主诉月经5天不止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崩漏,证型肝脾不和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缓。精神欠佳,腰椎困痛,遇劳加重。舌象质红,苔薄黄,脉缓。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,冲任不固,血失统摄。
肝脾不和崩漏脾虚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胁肋胀痛反复发作5年,加重2周,伴腹胀、尿黄。既往史有胆囊摘除术及肝管多发结石。初诊脉弦细,舌苔黄。辨证为湿热蕴胆证,病因病机为湿热蕴胆,气机受阻,疏泄失职。二诊症状减轻,舌淡红苔白,脉缓。辨证为肝胆失疏,肝脾不和。
肝脾不和胆石症术后湿热蕴胆肝胆失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,主诉经行小腹痛10多年,痛剧5年。中医诊断痛经,证型为肝脾不和、湿热郁结、冲任瘀阻。舌质澹暗,苔浊微黄,脉弦。月经周期23天,经色暗红,有血块,伴肛门坠胀、里急后重、口干烦躁。妇科彩超提示子宫腺肌病。患者47岁,女性,主诉经行小腹痛10多年,痛剧5年。舌质澹暗,苔浊微黄,脉弦。月经周期23天,经色暗红,有血块,伴肛门坠胀、里急后重、口干烦躁。妇科彩超提示子宫腺肌病。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经间期出血5年。舌红,苔薄黄,边尖赤,脉细。中医诊断经间期出血,证型为营阴不足。
肝脾不和痛经湿热郁结冲任瘀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,右胁背胀闷6年,情绪不畅加剧,纳可,二便调。舌体胖,舌质淡略黯,苔薄白,脉沉细微弦。诊断为胆胀,证属肝脾不和。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,脾运失健,气血失充,肝失所养,胆失疏泄。
肝脾不和胆胀肝气郁结脾运失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疲困乏力、肝区疼痛、脘胀腹满、恶心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为肝病,证型为肝气郁结、血热有瘀。病因病机为肝经气血郁滞、木不疏土、肝脾不和。面色暗萎黄,舌象未提及。脉象弦细稍数。问诊提及疲困乏力、脘胀腹满。切诊脉象弦细稍数。
肝脾不和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慢性肝炎多年,肝功能异常。主要症状为肝区痛,大便燥结。中医病名为慢性肝炎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肝区痛、大便燥结及病程多年,切诊未提及。
肝脾不和慢性肝炎肝区痛大便燥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