痉证+筋脉失养

刘某,22岁,女性,主诉月经过多史,自然流产1次,产后出现四肢抽搐。产后第2天突发四肢抽搐,伴恶寒、汗出、低烧、口渴、小腹轻度疼痛、恶露量少色淡。面色苍白,唇色淡无华,语声低微,舌质淡,苔薄白,脉虚细无力见浮象。中医诊断产后痉证,证型为气血亏虚,外感风邪,营卫失调,筋脉失养。
产后痉证筋脉失养气血亏虚外感风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,主诉四肢麻木、颈痛、上背痛、两肩绷紧感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颈椎病,证型肝肾不足,寒湿痹阻。望诊舌澹苔黄,闻诊未提,问诊包括眼干、口干、肤干,切诊脉弦数。
筋脉失养颈椎病肝肾不足寒湿痹阻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,产后七天出现颈项强直、角弓反张、牙关紧闭、口眼抽动、四肢抽搐、两手紧握。舌澹苔白,脉弦细而紧,皮肤干燥。产后失血导致筋脉失养,肝风内动。
产后痉证筋脉失养肝风内动失血过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左侧嘴角歪斜,左上肢内收、屈不能伸,左下肢行走不稳,足尖点地,踝关节僵直,眼角肌肉抽搐,舌强语謇,舌体左歪,苔黄质红隐紫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痉证,证型为肝阴不足、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,筋脉失养,肝风扰动。望诊见舌体左歪、苔黄质红隐紫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症状持续多年,病程较长。切诊见脉细弦。
痉证筋脉失养肝血亏虚肝郁不达
查看详情 →
59岁,头晕目眩,下肢无力,遇恼怒抽搐。血虚经络失养,操持过劳,五志气火交并于上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弦细。
筋脉失养头晕目眩下肢无力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女性,头颈向左侧偏斜20年,精神紧张时加重,入睡后缓解。舌暗红,苔少,脉细数。口咽干燥,胁肋部隐隐灼痛。中医诊断为痉证(阴虚风动)。病因病机为阴虚血少,水不涵木,虚风内动,久病入络,气滞血行不畅,局部筋脉失养。
痉证筋脉失养阴虚风动颈项强急
查看详情 →
48岁女性,全身抽搐数日。面赤目红,烦躁多言,大便干。舌红,苔少,脉弦数。瘈疭,肝肾阴亏。外伤失血,阴不制阳,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,内风上旋,筋脉失养。
筋脉失养抽搐肝肾阴亏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,主诉四肢麻木、颈痛、上背痛、两肩绷紧感,病程一年多。中医病名为颈椎病,证型为肝肾不足,寒湿痹阻。舌澹苔黄,脉弦数。检查示颈椎椎间盘突出,颈动脉血流正常,心电图S-T段上抬。病机为肝肾不足,寒湿侵袭,阻滞经络。
筋脉失养颈椎病肝肾不足寒湿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头面部、双侧肢体静止性震颤3年余。表情呆板,头面、双侧肢体静止性震颤,手颤呈搓丸状,无法书写,运动迟缓,头晕,面色萎黄,腰膝酸软,畏寒,饮食无味。舌澹苔少,脉沉弦滑。中医诊断颤证、痉证,证型为肝肾亏虚(水不涵木)。
筋脉失养帕金森病肝肾亏虚风动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,主诉两腿肌力减弱,行走不稳,如踩棉絮,右膝痛及足背麻木。MRI显示C3-4~C6-7椎间盘突出。中医诊断颈椎病(嵴髓型)。辨证为肾阳虚、脾虚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,气血失和,筋脉失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肌力减弱、行走不稳、麻木、疼痛,切诊见霍夫曼征(+)。
筋脉失养颈椎病脾肾亏虚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双下肢阵发性抽搐、痉挛、疼痛10余天,加重两天,伴有恶寒喜热,头晕身倦。痉证(腓肠肌痉挛),寒湿之邪壅滞经络,筋脉失其濡养,气血运行受阻。双下肢腓肠肌轻度肿胀,有明显触痛和冰冷感,呈痉挛性,左侧为重。
痉证筋脉失养寒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主要症状为四肢发僵、不自主颤动、行走困难、左手麻木、握物不稳、写字困难。中医诊断属“振掉”“痉证”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、肝血不足,筋脉失于濡养,虚风内动,筋脉拘急。舌质暗澹,苔薄白,脉弦细。神情呆滞,动作缓慢,四肢肌张力增高,伴不自主震颤,左手如搓丸样,步态呈小步慌张步态。
筋脉失养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虚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