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0岁女性,主诉心烦、易躁、失眠、坐立不宁、头痛头晕、纳少。病程自1986年起,持续约3年。中医病名精神分裂症,证型为痰热搏结,久而郁滞不化,耗伤心血。望诊面色微白不润,眼睑浮虚,舌色紫,舌质有块,舌量少,舌苔白厚。月经色紫有块量少。脉象细弦。
痰阻气滞精神分裂症痰热搏结心血耗损
查看详情 →
武某,56岁,身热、自汗、面赤、胸闷气逼而痛引肩背、精神萎靡、少气懒言、声低气细、胃脘酸胀、恶心吐痰、不思食,舌白腻,脉微细数,心包摩擦音显著。中医病名属心包炎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详述。望诊见面色赤,舌苔白腻;闻诊无特殊描述;问诊见症状多样,病程较长;切诊脉微细数。
痰阻气滞急性心包炎心气不足阳虚水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湿温旬日,烦热无汗,赤疹隐约不透,胸次窒闷,咳不扬爽,谵语,频渴不欲饮,饮喜极沸之汤。病程为旬日。中医病名为湿温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无形之邪与有形之湿相持不化,里湿郁结,表气不能外通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烦热、赤疹、胸闷、咳、谵语、渴等,切诊为脉数糊滑,苔白心黄,近根厚措。
痰阻气滞湿温湿邪郁结表气不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。主诉为高热十余日,口干唇燥,舌苔碎腻老黄,形瘦,脉弦数,略吐白沫,大便不利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阴伤热炽,痰阻气滞。病因病机为久病又感温邪。望诊见舌苔碎腻老黄,形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口干唇燥,吐白沫,大便不利。切诊见脉弦数。
痰阻气滞口干唇燥舌苔碎腻脉弦数
查看详情 →
五十余岁,面浮、不思食、身倦怠,体虚有痰,气为痰所隔,不得降,素多怒,食烧酒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痰阻气滞面浮体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痰鸣气喘2年余,再发1月,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。呼吸困难,喉间痰鸣有声,胸膈满闷如塞,气短不得续,咳不甚,咯痰黄白相间,夜间病重,不能平卧,消瘦,纳差。舌质暗红,苔黄厚,脉弦滑略数。辨证为痰阻气滞、肺失清宣。
痰阻气滞喘息性支气管炎肺失清宣肺热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12岁,反复呕吐3年,运动后发作,吐后无不适。面色红润,舌质澹,苔略白偏厚,脉偏弦。中医病名:呕吐,证型:痰阻气滞。病因病机:痰湿阻滞胸中,气机不利,肝气动胃。
痰阻气滞呕吐肝气郁结气机不利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心慌胸闷半年,心悸,心脾两虚,痰阻气滞之证,舌质澹,苔薄腻,脉虚弦,体温36.7℃,脉搏88次/分,呼吸19次/分,血压100/60mmHg,心电图正常,睡眠欠佳,咳吐白稀痰,大便质稀,月经量少色澹
痰阻气滞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失眠1年,药物辅助睡眠1~2小时,无自然入睡。面色萎黄,精神萎靡,舌深红无苔,脉沉弦,血压180/100mmHg,头重乏力,心烦易惊,腰酸腿软,大便黏腻,食欲不振。失眠症。肝肾阴虚,心肾不交,脾虚湿困。
痰阻气滞失眠症交通心肾健脾安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左胁隐隐胀痛,胸闷不舒,呼吸不利。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痰阻气滞,络脉不和。望诊未提及,舌苔薄润。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胸部闷痛史及反复胁痛症状。切诊脉象弦滑。
痰阻气滞胸膜炎络脉不和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主诉胸痹证,胸背疼痛,心区绞痛。病程较长,经治疗有所好转但未痊愈。病机为烦劳过度致气阴两虚,痰阻气滞,络血不和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苔薄白。脉细弦。晐
(注:因原文未明确描述四诊中的望、闻、问、切具体内容,故未提取完整四诊信息,仅保留病机及部分舌脉特征。)
痰阻气滞胸痹证气阴两虚络血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中风,四肢不能举动,喘鸣肩息,声如曳锯,不能着枕,寝食俱废。右手寸关脉数大,按久无力,尺内愈虚,左手关尺弦数,按之渐小,寸口数盛。或时昏眩烦乱。
痰阻气滞中风气虚血弱
查看详情 →
金女,正花甲之年。咳嗽三月,伴口干、腹胀。舌苔薄,脉质红,脉细虚数。证属营阴不足,痰阻气滞。
痰阻气滞咳嗽营阴不足口干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反复咳喘9年,受凉即发,发热、咳嗽、喘促,重则不能平卧,多汗,白色泡沫样痰,初春秋末多发,偶有黄痰,轻喘,纳可,尿黄,便干。面色微红,唇干红,舌苔薄白,舌质澹红,脉细数。诊断为反复咳喘,辨证为久病必瘀,血行不畅。
痰阻气滞反复咳喘久病必瘀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痫厥,神迷手痉,喉鸣痰涌,脉弦滑,病程未明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病因属痰浊内蕴,风痰上扰,痰阻清窍,风动痰生。
痰阻气滞痫厥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儿8岁,声音嘶哑2~3个月,咳嗽1天。喉痹,金实不鸣。外感风寒,郁肺不散,金实不鸣。咽红,舌红,苔白,脉浮。
痰阻气滞喉痹金实不鸣风寒入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5年。主诉颈、肩及两上肢活动障碍,手不能拿筷子进食,舌肌萎缩,语言謇涩不清,咽食困难,饮水发呛,两下肢略能行走。脉濡弦。舌象未详,面色未详,声音异常,气味未详。中医病名拟为瘖痱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详。
痰阻气滞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肝肾阴虚肺失宣降
查看详情 →
63岁女性,主诉头晕伴干呕3天,伴耳鸣、神疲乏力、纳呆、寐差。辨证风痰上扰,蒙蔽清阳。舌澹红,苔白,脉滑。四诊示脾虚失运、聚湿成痰,引动肝风,风痰上扰。
痰阻气滞眩晕风痰上扰脾虚失运
查看详情 →
男,脾湿肝热,喘促月余,病程月余。中医病名属喘证,证型为肺气失降,病因病机为痰阻肺气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脾湿肝热、喘促,切诊见六脉弦滑而大,按之力实。
痰阻气滞脾湿肝热肺气失降喘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2年余,复发性声带小结半年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声带小结,病因病机为肺阴不足,兼有痰瘀互结。望诊见声带干如藁蜡,舌质暗澹,苔薄黄干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口干咽燥,不甚欲饮。切诊见脉细略滑数。
痰阻气滞声音嘶哑肺阴不足声带干涩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