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郁气滞+气血不足

患者年龄55岁,主诉双眼视物不清2年。中医病名视神经萎缩(青盲),证型肝郁气滞证。舌澹苔薄,边有齿印。脉象未提及。病程2年。眼底视神经乳头颜色澹,边界清,杯盘比0.4~0.5,视网膜血管偏细,黄斑中心光反射不见。全身情况饮食如常,二便调,寐安。
肝郁气滞气血不足视神经萎缩目系色澹
查看详情 →
女,成年,腰痛,月经错后,经来量多,脉弱,舌澹,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,脉弱,舌澹,经来量多,月经期正常,经来腹痛,白带较多,脉濡弱,舌澹无苔,气血不足,肝郁
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腰痛月经错后
查看详情 →
男,38岁,双下肢皮肤瘙痒伴麻木1年,昼轻夜重,休息时加重,活动可缓解。舌红苔薄黄,脉弦数。不安腿综合征。
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皮肤瘙痒麻木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经闭载余,胃纳不馨,神困肢软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闭经,证型肝脾气郁。病因病机肝脾气郁。望诊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胃纳不馨,神困肢软。切诊脉沉细。
气血不足闭经肝脾气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丁某,女,49岁。主诉头痛多年,时常发作,伴两眼胀痛,痛时呈搏动性跳痛,甚则欲吐。现症头眼胀痛,以前额为主,右胁不适,时有气上窜于胸部或喉部。舌脉脉细弦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脾虚肝郁,络脉不和。望诊舌苔薄白,闻诊未见特殊,问诊见头痛、胁痛、气上窜,切诊脉细弦。
头痛肝郁痰浊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男性。肝区及胃脘部胀满,纳呆,呃逆,口干,小腹胀,乏力,体重减轻4kg,小便频,量少,大便不爽。面色黧黑,形体消瘦,语言流利,声音偏低。舌质澹暗,苔白腻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积证,证型为脾虚瘀阻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气瘀互结,肝郁克脾,脾胃运化失常,气血生化乏源。
肝郁气滞气血不足肝癌术后脾虚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脐腹胀痛、大便溏而不爽、胁痛、小便黄热、寐差。病程2年多,近期复发10余日。中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。证型为脾虚湿盛。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,湿浊内生。望诊见舌净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大便溏而不爽、小便黄热、胁痛、寐差。切诊见脉沉细弱。二诊见右脉已起,左仍沉细。三诊见两脉均起。
肝郁气滞气血不足过敏性结肠炎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8岁。主诉吞咽困难,饮食不进,不能言语,瘫痪加重。病程较长,首次发病于1972年10月,复发于1973年4月。中医病名属中风。证型为肝肾阴虚,痰火上扰。病因病机为情绪刺激导致肝气上逆,痰阻经络。望诊见面赤形瘦,舌质光红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提示患者平素易于生气,情绪不佳则病情加重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痰火上炎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手背、前额、发际处、耳后及颈部白色斑块,大小不等,病程半年多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白色斑块及病程,切诊未提及。
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白癜风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。腰腿痛、胁痛、乏力2月余。气血不足,脾肾亏虚,肝郁气滞,湿浊内蕴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神疲乏力,食欲不振,烦躁易怒。腰腿酸困疼痛,胁痛不适。
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白细胞减少症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